作者:种谔
种谔征伐西夏,以计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得其军万人,归途击溃敌军围袭,进筑绥州城
治平四年(1067年),当时,西夏将领嵬名山部落在绥州故地,他的弟弟嵬夷山先前已归降北宋,种谔派人通过嵬夷山引诱嵬名山,用金盂贿赂他,嵬名山的部下小吏李文喜接受贿赂而答应投降,但嵬名山还不知道此事。种谔立即把此事报告朝廷,朝廷诏令转运使薛向和陆诜委托种谔招纳他们。种谔不等朝廷答覆,就发动所部的全部兵力长驱向前,包围嵬名山的帐落。嵬名山惊慌,拿起枪想要战斗,嵬夷山叫喊说:“哥哥已约好投降,为什么还要这样?”李文喜趁机拿出所接受的金盂给嵬名山看,嵬名山丢掉枪而哭泣,然后带领部众投降种谔。种谔于是收复绥州,共获得酋长首领三百人、一万五千户、兵士一万人。
种谔将要在绥州故地筑城时,陆说以无诏出师的名义,召种谔回来。当时军队驻扎在怀远,种谔早晨起来正在梳头,敌军四万人马一起聚集,附着城墙而结阵。种谔开着城门等待,派嵬名山率领新归降的一百多人挑战,种谔的军队跟随其后,击鼓前进而出。到达晋祠占据险要地势,派副将燕达、刘甫为两翼,自己率领中军,于是关闭城垒,集中全部老弱之人登城雷鼓呐喊以迷惑敌军。不久,三军协同作战,追击敌军二十里,俘获斩杀很多敌军,于是在绥州筑城。
陆诜弹劾种谔擅自兴兵,而且不接受指挥约束,打算逮捕他治罪,但此事还没结果而陆诜调任秦州。谏官纷纷攻击种谔,于是传送吏部论罪,贬官秩四等,安置在随州居住。恰逢侯可因报告水利之事入朝见宋神宗赵顼,宋神宗问起种谔的事,侯可回答说:“种谔奉有密旨攻取绥州而获罪,日后将怎样派人作事呢?”宋神宗也很后悔,于是恢复种谔的官职。
韩绛担任陕西宣抚使时,任用种谔为鄜延钤辖。熙宁四年(1071年)正月,种谔在罗兀(一作啰兀)北部袭击西夏军队,将其打得大败。当时韩绛在罗兀筑城,图谋攻取横山,于是命令种锷率军两万人出兵无定川,让众将都接受种谔的指挥约束,调发河东军队到银州会合。罗兀城修筑成功后,庆州士兵叛乱,朝廷下诏退兵,放弃罗兀。同年三月,种谔因此事受到责罚降职为汝州团练副使,安置在潭州。四月,再贬任贺州别驾,移至单州,后再移至华州。熙宁九年(1076年)三月,当时韩绛第二次担任宰相,上奏颂扬种谔以前的功劳,于是复任礼宾副使、岷州知州。十一月,唃厮啰政权君主董毡部将鬼章率军进犯洮州、岷州,新归附的羌人多数反叛,种谔等人率军在铁城击败鬼章 ,而后征讨袭杀反叛的羌人。后跟随李宪出兵边塞,收复洮州,攻占逋宗、讲珠、东宜诸城,乘敌不备进袭到大河,斩下敌军七千首级。
种谔相关史籍记载
《宋史·卷三百三十五·列传第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