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种谔
种谔早年是因为其父恩荫,才得以多次升官授任左藏库副使
种谔最初因父亲种世衡的恩荫,多次升官授任左藏库副使。后来,延州(今陕西延安)守帅陆诜推荐种谔掌管青涧城(位于延州东北二百里)。
当时,西夏部落酋长令〈口夌〉归附北宋,陆诜恐怕惹起事端,打算不接纳,种谔请求接受令〈口夌〉归附。西夏人前来索要令〈口夌〉,陆铣询问种谔怎样答覆,种谔说:“如果西夏一定要讨回令〈口夌〉,就应当用景询(逃亡到西夏的宋朝人)来交换。”西夏人这才停止要人。
时人对种谔的评价,善于驾驭士兵,逢战能出其不意,但为人狡诈残忍
种谔善于驾驭士兵,每当遇敌能出奇计,作战必胜,但狡诈狂诞而残忍,属下有冒犯的立即斩首,有时先剖取肺肝,同坐的人掩面不忍看,种谔则照常饮酒吃饭。敌军惧怕他勇敢善战,所以屡有战功。李稷运送粮饷到军中,早晨进入种谔的军营,军吏击鼓高声致敬。种谔询问军吏说:“军中有几个主帅?我定要借你的头来代替运粮官。”立即叱令将他斩首。李稷惶恐马上退出来。种谔曾经渡黄河,突然遇上敌军,种谔欺骗宾客说:“事情紧急,你可以穿我的衣服,骑我的马,随从旗鼓和一千名骑兵,迅速赶到大军那里。”宾客相信他的话,敌军以为是种谔,随后追击,宾客差点丢掉性命。自从熙宁年间首次开拓绥州,到后来两次西征,都是种谔首先提出的计谋,最终招致永乐之败。议论者认为种谔不死,边境战事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