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章惇对赵煦的两点评价原文,《东都事略》、《宋史》、《书史会要》、《宋史演义》中的评价。

作者:赵煦

 

章惇对赵煦的评价原文,一点憺威四夷,拓土千里上,唐室不纲,吐蕃肆虐等
章惇:①憺威四夷,拓土千里。功斯须而告就,事振古以少伦。恭惟皇帝陛下,乾刚而离明,海涵而地载,内陶鎔於九有,外纲纪於八荒。怀柔以文,震叠有武。迺睠河湟之近境,是惟关陇之旧区。自天宝之不纲,召纥兵而赴难。坐致异类,盗据诸州。唐室欲收复而无从,先帝将经营而未暇。虽加厚抚,每持两端,会其乖离,因以招纳。种落鱼烂、皆壶浆以迎我师,将士鹰扬,不血刃而举其国。极太蒙之地际、震大宋之天声。悉俘戎王,来献魏阙。三百馀年陷没之故郡,俄复冠裳,数十万众强梗之生羌,涵濡膏泽。一新辫发之俗,举为右衽之民。包载千戈,敉宁华夏,自此始矣,可谓盛哉。臣等猥以非才,叨居近列,仰奉至神之略,莫效涓尘,护观不世之功,惟知鼓舞。②唐室不纲,吐蕃肆虐,致陇右、河西之陷,在乾元、至德之间,不守者逾二十州,迨今兹越三百岁。历代莫思於攻取,先朝尝议於经营。有所未遑,克开厥後。恭惟陛下与天广覆,如日大明。运至神於眇默之中,成万务於绪馀之末。悯怜冠带之伦,久陷要荒之域。拯溺居怀,乘机必发。适凶渠之内溃,命偏将以招携。部族有壶浆之迎,王师无血刃之事。指挥已收於旧地,礼乐丕变於华风。功远过於古先,期不淹於旬浃。臣等叨陪国政,无补圣谋,欣逢文德之诞敷,坐致远人之来格。惟与苍黔之众,共纾鼓舞之诚。
赵佶:哲宗皇帝聪明睿知,天性夙成。嗣服之初,遵养渊默,洎总威柄,发挥强刚,黜除奸回,修复法度。熙丰之政,灿然再新。十有六年,底于至治。

 

《东都事略》《宋史》《书史会要》《宋史演义》等著作中对赵煦的评价
王称《东都事略》:哲宗皇帝爰自冲年,嗣膺大历。是时,宣仁共政,登进忠贤,以安天下。故元佑致治之盛,庶几仁宗。及绍圣亲政,起熙丰旧人而用之,元佑政事,一切务以相反。呜乎,哲宗之英毅开敏,有能致之资,惜乎大臣不以忠厚而事其上也。
脱脱等《宋史》:哲宗以冲幼践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马、吕诸贤,罢青苗,复常平,登俊良,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几仁宗。奈何熙、丰旧奸枿去未尽,已而媒蘖复用,卒假绍述之言,务反前政,报复善良,驯致党籍祸兴,君子尽斥,而宋政益敝矣。吁,可惜哉!
陶宗仪《书史会要》:元佑之治为盛。
爱新觉罗·昭梿:宋哲宗天资聪粹,实有为之主,天不(阙)宋,乃早崩陨,致使徽、钦嗣之,陨丧厥基。
蔡东藩《宋史演义》:但吾观宣仁弥留时,乃对吕、范二大臣,丁宁呜咽,劝以宜早引退,并谓明年社饭,应思念老身,意者其豫料哲宗之不明,必有蔑弃老成,更张新政之举耶?且哲宗甫经亲政,奸党即陆续进用,是必其少年心性,已多昧,宣仁当日,有难言之隐,不过垂帘听政,大权在握,尚足为无形之防闲;至老病弥留,不忍明言,又不忍不言,丁宁呜咽之时,盖其心已不堪酸楚矣。宣仁固仁,而哲宗不哲,吕、范退,章、蔡进,宋室兴衰之关键,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第九朵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赵煦简介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
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危,立赵煦为太子。同年,赵煦即位,时年仅九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帘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赵煦病逝,年仅二十四岁,在位十五年。谥号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葬永泰陵。

本    名
赵煦
别    称
赵佣、宋哲宗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宋人(汉族)
出生地
开封
出生时间
1077年1月4日
去世时间
1100年2月23日
主要成就
收取青唐,两败西夏
信    仰
道教
谥    号
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庙    号
哲宗
陵    墓
永泰陵
年    号
元祐、绍圣、元符
在位时间
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
重要事件
元祐更化、绍圣绍述、平夏城之战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