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赵煦在登基前,神宗还在位的时候早年的生活,名为赵俑后改为赵煦

作者:赵煦

 

赵煦在神宗在位的时候,深受神宗的喜爱,举止得到大臣的肯定
赵煦(最初名赵佣)生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为宋神宗赵顼第六子,其母为宫嫔朱氏(钦成皇后)。曾加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头衔,封均国公。
元丰五年(1082年),赵佣转任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封延安郡王。
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神宗在集英殿宴请群臣,赵佣侍立在旁,其仪容举止深得群臣肯定,纷纷向神宗祝贺。

在神宗病情恶化的时候,神宗的两个弟弟有意愿争夺皇位,时常的去探望神宗

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神宗病情日趋恶化,不能处理朝政。当时赵佣才九岁,而神宗的两个同母弟弟赵颢、赵頵却年富力强,论声望、地位和出身,两人中的任何一个都有资格为帝。当时,大臣蔡确和邢恕也有策立二王之意,他们曾想通过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和高公纪达到目的,但高公绘等予以拒绝。蔡确和邢恕见阴谋难以得逞,便决定拥立赵佣,以夺策立之功,并趁机除掉与蔡确有矛盾的宰相王珪。蔡确在与王珪同去探望神宗时,问王珪对立储之事有何看法,暗中却派开封知府蔡京率杀手埋伏在暗处,只要王珪稍有异议,就将他杀死。王珪素来胆小怕事,但这一次却很有主张,见蔡确相问,王珪便慢吞吞地回答:“皇上有子。”言下之意是要立赵佣。蔡确无法,便只好四处张扬,说他自己有策立大功,却反诬高太后和王珪有废立赵佣之意,此事在后来给他招来大祸。
不仅朝中大臣另有打算,赵颢和赵頵也极为关注选立皇储一事。他们时常去皇宫探视神宗病情。看过神宗后,赵颢还径直去高太后处,试图探听或是谈论些什么。神宗只能“怒目视之”,似乎也察觉到弟弟们的意图。到了神宗弥留之际,赵颢甚至还请求留在神宗身边侍疾。高太后见两位亲王居心叵测,为防万一,便命人关闭宫门,禁止二王出入神宗寝宫,实际上是要他们断了念头。同时,加快了立赵佣为储的步伐,还暗中敕令宦官梁惟简,让他的妻子秘密赶制了一件十岁孩童穿的皇袍,以备不时之需。
同年三月,在大臣们前来觐见时,高太后当众夸赞皇子赵佣性格稳重,聪明伶俐,自神宗病后便一直手抄佛经,为神宗祈福,颇是孝顺,称其已能背诵七卷《论语》,字也写得很漂亮,她还将赵佣所抄佛经传给大臣们看。大臣们齐声称贺,高太后立即命人抱出赵佣,宣读神宗诏书,立赵佣为皇太子,改名赵煦,皇储之争总算平静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好色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赵煦简介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
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危,立赵煦为太子。同年,赵煦即位,时年仅九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帘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赵煦病逝,年仅二十四岁,在位十五年。谥号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葬永泰陵。

本    名
赵煦
别    称
赵佣、宋哲宗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宋人(汉族)
出生地
开封
出生时间
1077年1月4日
去世时间
1100年2月23日
主要成就
收取青唐,两败西夏
信    仰
道教
谥    号
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庙    号
哲宗
陵    墓
永泰陵
年    号
元祐、绍圣、元符
在位时间
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
重要事件
元祐更化、绍圣绍述、平夏城之战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