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赵煦是北宋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坚决打压旧党。和在位时的所有丞相。

作者:赵煦

 

宋哲宗在位的时候很有主见,早年因为不满旧党对他的冷落,而坚决打压旧党
赵煦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不过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始终未能获得解决,反而在赵煦当政期间激化,多少造成朝廷的动荡。
赵煦亲政后,召回章惇,章惇曾是神宗变法时的重要人物,他上任后,力图改革。
而新党对旧党的报复性打击与赵煦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赵煦不满司马光的“以母改子”,不满元祐旧臣早年对他的冷落,更不满高太后对他的种种压抑,因此,对旧党的仇恨心理不亚于元祐时被打击的新党。绍圣初,逢郊祀大礼,朝廷要颁布大赦诏令,通常连死囚都免去死刑。有大臣请示赵煦,可否赦免贬谪的旧党官员,赵煦回答得极为干脆,说决不可以。绍圣四年(1097年),有人建议让谪居岭南的刘挚等人“稍徙善地”,以“感召和气”,赵煦却说:“刘挚等安可徙!”连在岭南附近做些调动也不允许。而对于王岩叟,赵煦指责他当初贬蔡确时,实际上是将矛头对准自己,用心极险恶,也就更加痛恨他。赵煦的这些言行相当于宣判了旧党人政治上的死刑,至少在赵煦统治时期,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所谓绍述,主要就是赵煦与章惇君臣在政治上以牙还牙,打击政敌。仅元符元年重新惩处的元祐旧党就达八百三十家之多。这种做法,逞快一时而贻害无穷,诚如《宋史·哲宗纪》所说:“党籍祸兴,君子尽斥,而宋政益敝”。与此同时,经济上绍述虽以恢复新法为号召,实质上只是恢复元丰年间实施的条例,熙宁新法注重发展生产的内容被阉割了,而在抑制兼并势力等方面,比起元丰来更大为倒退,社会改革的进步性质丧失殆尽。

宋哲宗在位的时候历任宰相姓名

赵煦在位时期宰相
韩缜 蔡确 司马光 吕公著
文彦博 吕大防 范纯仁 苏颂
章惇 蔡卞 苏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很舍得”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赵煦简介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
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危,立赵煦为太子。同年,赵煦即位,时年仅九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帘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赵煦病逝,年仅二十四岁,在位十五年。谥号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葬永泰陵。

本    名
赵煦
别    称
赵佣、宋哲宗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宋人(汉族)
出生地
开封
出生时间
1077年1月4日
去世时间
1100年2月23日
主要成就
收取青唐,两败西夏
信    仰
道教
谥    号
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庙    号
哲宗
陵    墓
永泰陵
年    号
元祐、绍圣、元符
在位时间
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
重要事件
元祐更化、绍圣绍述、平夏城之战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