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方叔
谢方叔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长大后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
公元582年,松赞干布完成了统一西藏的大业,并在逻些(今拉萨)定都,吐蕃进人最强盛的时期,其后又攻破青海的吐谷浑,逐渐兼并四川西部的广大地区,统治区域扩展到松州(岷江源头地区)、奉州(杂谷脑河中游地区)和维州(杂谷脑河下游地区),直接威胁成都地区的安全。为应对与吐蕃交界地区复杂的斗争形势,守住肥沃富庶的成都平原,唐朝不得不在号称“川西锁钥”的维州等地屯驻重兵。
唐开元年间,谢方叔先祖应征入伍到维州屯垦戍边,后与当地的羌族女子成婚,并在维州安家落户。谢家也几经辗转,在今理县桃坪乡谢溪沟定居下来。宋庆元年间,谢方叔出世,因排行老三,字辈属 “方”,故取名方叔,字德方,寓意德随一生,方正为人。
为让谢方叔安心学习,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父亲让长子履行军伍的义务,把谢方叔送到了当地仅有的一所私塾。方叔刻苦学习、勤奋励志,加上悟性又高,读书竞能过目不忘,行文落笔尽得奇语。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凡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皆能成颂。嘉定初年,谢方叔告别年迈的双亲,只身来到成都求学。嘉定十六年(1223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高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
谢方叔个人作品介绍
《全宋诗》卷三一一七录其诗一。其文收入《全宋文》卷七九六〇。事迹见《宋史》卷四一七本传,参《宋史·理宗本纪》、元刘将孙《论文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