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祯
王祯在“农桑通诀”中专辟“灌溉篇”,把农田灌溉摆在重要地位,介绍了多种引水方法,总结了围田和圩田的经验,还介绍了多种水利灌溉的工具、器械和设施,以实现水的综合利用
王祯在“农桑通诀”中专辟“灌溉篇”,把农田灌溉摆在重要地位。他通过追溯古代治水和修筑沟洫的情况,说明兴修农田水利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通过列举古代水利工程的遗迹,以及难以数计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说明“兴废修坏”是发展农田水利的重要途径;又介绍了多种引水方法,指出各种地势引水灌溉的方法;并总结了围田和圩田的经验,指出南方“水乡泽国”兴水利、除水害的途径。王祯在“农器图谱·灌溉门”中还介绍了翻车、筒车、牛转翻车、水转翻车、高转筒车、水转高车、戽斗、刮车、桔槔、辘轳等水利灌溉的工具和器械,以及水栅、水闸、陂塘、水塘的效用和做法。并且指出,这些设施不但可以灌溉农田,而且“又得通济舟楫,转激碾”,陂塘“又可畜育鱼鳖,栽种菱藕之类”,实现水的综合利用,做到灌溉、航运、水力、水产的结合。
《王祯农书》中所载的区田法,已简化为方形区田一种方式,同时缩小区间的距离,扩大土地利用面积,并且区田增加了间套复种的内容
《王祯农书》中所载的区田法,与《汜胜之书》中所载相比较,有三个重要变化:其一,《汜胜之书》中所载的区田法有带状区田和方形区田两种方式,而《王祯农书》中所载的区田法只有方形区田一种方式。其二,汜胜之所说的方形区田有上、中、下三种方式,而王祯的方形区田已简化为一种方式,并将汜胜之时6至9寸见方的小区改为1尺半见方的大区;同时缩小区间的距离,扩大了土地利用面积。其三,元代的区田增加了间套复种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