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讷
宋讷墓位于顺宋林村南大街出村口至村西500米处,这里还安葬着其父崇禄、祖父瑄、曾祖父德仁及其家族子孙,有两通巨型石碑:一通为东郡宋公世德褒嘉之碑,有元代大书法家康里巎巎撰文,另一通为东郡宋氏世德碑,为元代书法家王沂书丹
走出宋文恪公祠堂,顺宋林村南大街出村口至村西500米处,路北有一古墓地。这里安葬着大明文渊阁大学士、国子监祭酒宋讷文恪公、其父崇禄、祖父瑄、曾祖父德仁及其家族子孙。墓地面积六十余亩,翠柏环绕,四季常青。于林立的碑碣中,最为突出的有两通巨型石碑:一通为东郡宋公世德褒嘉之碑,有元代大书法家康里巎巎撰文,另一通为东郡宋氏世德碑,为元代书法家王沂书丹。昔日墓地周围及神道两侧各种石像雕刻,蔚为壮观。石人、石马各八尊,栓马桩八个,圈耳石绵羊二十四尊。墓群以宋讷墓地为中心,神道向南约二百米处有石牌房一幢,左右各有一尊巨型狮子守让,并各配有一尊巨型石鼓。站在墓地放眼望去,那一株株常青古柏,那一通通巨型石碑,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石雕,使人顿感置身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之中,既感叹我宋氏先祖宋讷及家族,以建树辉煌之功德而赢得皇权族威,又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此得以完美体现。
宋讷及家族墓地历经坎坷,饱经风霜,除那两通举国珍稀的巨型石碑、大明学士文恪公及其兄宋谦两通石碑、宋逸夫石碑之外,其他珍贵的石刻文物于上世纪大跃进年代被锤砸解体,烧石成灰,荡然无存,宋氏裔孙先后对其先祖墓地作了相应的补救措施,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宋讷文恪公及家族墓地也正像宋讷祠堂那样历经坎坷,饱经风霜。墓地除那两通举国珍稀的巨型石碑、大明学士文恪公及其兄宋谦两通石碑、宋逸夫石碑之外,其他珍贵的石刻文物于上世纪大跃进年代被锤砸解体,烧石成灰,荡然无存。自一九八五年以来,宋氏裔孙先后对其先祖墓地作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为宋讷其父、祖父、曾祖父重新刻石立碑,又将在文革中冒风险拉倒掩埋入土保护起来的那两通巨型石碑起土、竖起、加固,使珍贵的石刻文物重见日月。宋讷及家族墓地于1985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讷祠堂及家族墓地,《御赐画像》是印证滑豫宋氏先祖宋讷文恪公历史贡献的真实写照,是闪耀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珍贵历史物产,是中华历史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宋氏后裔引以为荣,而且乃至所有炎黄子孙都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
宋氏裔孙面向社会各界乃至海内外宋氏子孙呼吁:宋讷及其家族墓地是祖国历史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站在历史的高度,我辈应为历史负责,为子孙负责,以满腔热情,慷慨奉献,早日恢复墓地旧观,让祖国珍贵历史文化艺术瑰宝再现辉煌。
滑县南宋林----宋崇新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