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宋讷由四辅官杜敩荐,入仕,明太祖为其御制祭文,建庙崇祠,宋讷祠堂最早兴建于明正德元年,大殿有文恪公塑像

作者:宋讷

 

滑豫宋氏五世先祖宋讷,洪武帝招贤,由四辅官杜敩荐,任国子助教、拜文渊阁大学士、擢升祭酒,著有《纪德录》、《西隐集》,明太祖为其御制祭文,并颁旨为大明开国帝师,建庙崇祠
滑豫宋氏五世先祖宋讷文恪公,生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卒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1年),元至正中进士,授盐山令,于洪武十三年(1381年),洪武帝招贤,由四辅官杜敩荐,任国子助教、拜文渊阁大学士、擢升祭酒,著有《纪德录》、《西隐集》,其父崇禄任元宫中奉大夫,山西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户部尚书,祖父瑄赠中奉大夫,河北、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曾祖父德仁赠嘉仪大夫,礼部尚书。有感宋讷对大明所创业绩辉煌,在其病逝后,明太祖朱元璋甚为悲痛,御制祭文,特派礼部官员高昌安前行代为祭奠,并颁旨为大明开国帝师,建庙崇祠,以期弘扬宋讷之功德,使之名垂后世,递传于子孙。

宋讷祠堂最早兴建于明正德元年,山门内悬挂一御赐金字牌匾,上曰:“开国明师”,大殿正中的木质软阁内雕有宋氏五世先祖文恪公塑像,两旁各有一童侍立,据说分别为燕王、建文帝
宋讷祠堂最早兴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建筑布局分为大殿、东西廊房、围墙、山门。山门系传统中式门楼,紫漆大门,上联曰:调和盐梅公卿府,下联配:燮理阴阳宰相家,横批:大明学士。山门内悬挂一御赐金字牌匾,上曰:“开国明师”,后又有滑县县令吕文光于乾隆二十七年增匾置于其上。越过山门,中间是一条直通大殿的甬道,甬道两旁植有古松。左右配东西廊房,皆为宋氏家族逢年过节祭奠先祖会客议事所用。穿过甬道,即来到大殿。大殿系古式厅堂砖木结构,房顶高脊飞檐,走兽飞禽置于其上,栩栩如生,廊檐下红漆明柱,上联曰:龙堤高卧东郡志,下联曰:凤德题兆西隐集。大殿仍为紫漆大门,上联曰:功勋百代垂青史,下联配:俎豆千秋起白云,横批为“血食春秋”。大殿正中设一木质软阁,阁内雕有大殿主人公——宋氏五世先祖文恪公塑像,主人端坐其间,头戴乌纱,二目放光,银髯飘洒,神采奕奕,双手扶膝,气宇轩昂,好一派宰相大家学者风度。塑像两旁各有一童侍立,手端文房四宝,静立侍俸,据说双童即为文恪公弟子燕王、建文帝。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物欲的人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宋讷简介

宋讷(1311~1390年) ,字仲敏,号西隐。元末明初滑县(今属河南)人。元至正进士。任盐山府尹,后弃官归隐。洪武初年应征编礼、乐诸书,事竣,不仕归。后经杜 荐,任国子助教。十五年超迁翰林学士,改文渊阁大学士,再迁国子监祭酒。讷为学严立学规,治太学有绩,颇受明太祖赏识。年老告归。宋讷曾应诏陈边事,提出 “备边在乎实兵,实兵在尹屯田”的观点,认为设兵屯田,布列要害,遇敌则战,寇去则耕是长策,其言颇受重视。此幅宋讷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

本    名
宋讷
字    号
字仲敏,号西隐
所处时代
元末明初
出生地
直隶滑县
出生时间
1311年
去世时间
1390年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