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朱见深即位,立吴氏为皇后,但仍与万贞儿如胶似漆,吴皇后杖打万贞儿,朱见深废其后位

作者:万贵妃

 

朱见深即位,立吴氏为皇后,然而大婚后朱见深仍时时留宿在嫔妃万氏宫中,吴皇后甚是羞恼
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即帝位时十七岁,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两宫太后为替新皇帝选择皇后人选颇费了一番心思。她们在英宗生前亲自替儿子选定的十二名淑女中,再行认真挑选,选了王、吴、柏三人留住宫中,慢慢考察。
宪宗的生母周太后命司礼监牛玉在三名淑媛中选定一人为皇后。牛玉对周太后说,先帝在时曾属意吴女和王女,我看二女姿貌相当,分不出谁更美丽端庄,比较起来,似是吴女更为贤淑。周太后便作主替宪宗择定吴氏为皇后,钱太后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谁知大婚之后,皇帝新郎并不贪恋吴皇后的青春美色,而是常常宿在嫔妃万氏宫中,这使吴皇后又气又羞。她不明白,自己哪一点比不上徐娘半老的万妃,无论姿色才学还是门第修养?她更不明白的是,比皇帝年龄大十七岁的万妃用什么手段把皇帝的心死死住?

宪宗与万贞儿早有私情,但迫于母命、迫于礼制,只得立其为妃,而与吴氏成婚

原来,大婚前的宪宗,早已同年过三十的宫女万贞儿有了私情。万贞儿原籍青州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市)人,父亲万贵为县衙掾吏,因亲属犯罪而被谪居霸州。万贞儿年仅四岁便充入掖庭为奴,十多年后出落得花容月貌。孙太后怜她聪明伶俐,命她在红寿宫管理服装衣饰等事。
天顺六年,孙太后病死,年已十五的皇太子乘机把万贞儿要进东宫做自己的贴身侍女。尽管贞儿已年过三十,但因仍是处女,且华色犹浓,看上去不过二十左右。从此,两人便瞒着宫里人,干起了风流韵事。
宪宗即位后,唯恋着万贞儿一人。照他心思,是要册立万贞儿为皇后,但以一个年龄比他大十七岁,又是微贱的宫女之身,想坐上皇后宝座,几乎是做梦。迫于礼制,也迫于母命,宪宗只得与吴皇后成婚。

吴皇后杖打万贞儿,使得其站立不起,朱见深甚是恼怒,下令废后,后来册立王氏为皇后
宪宗和吴皇后大婚以后,年轻美貌的皇后并没有打动宪宗,他依然与万贞儿如漆似胶,形影不离。由于宪宗对吴皇后不闻不问,吴皇后便把这一切归结到了万贞儿身上,对万贞儿动用了杖刑,打的万贞儿站立不起。此事很快就被传开了,并传到了宪宗朱见深的耳朵里。
这下可不得了,宪宗大怒,要找吴皇后评理,万贞儿拦住宪宗不让去闹。宪宗是又恨皇后又怜万贞儿,伸手慢慢解开了万贞儿的衣服,见她雪也似白嫩的肌肤上面,一道道杖痕透着血色,不由怒从心头起,发誓道:“此等泼辣货,我若不把她废去,誓不为人!” 。第二天一早,宪宗便去见两宫太后,说吴皇后举动轻佻,不守礼法,不堪居六宫之首,定要废去。钱太后不便说什么,周太后劝阻道: “册后才一月便要废去,岂不惹人笑话?” 宪宗坚持要废,周太后溺爱儿子,只得由着宪宗。于是,一道废后诏书下达,命吴氏退居别宫,还把司礼监牛玉罚往孝陵种菜。
过了两个月,周太后下旨,要宪宗册立已同柏氏一起被封为贤妃的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生性软弱怕事,知道皇帝宠幸万妃,只得处处谦虚忍让,做个傀儡皇后也就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等一旧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万贵妃(明宪宗万贵妃)一般指万贞儿(1428年-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的至爱。后人多称她万贞儿,真实姓名不可考。昭德皇贵妃万氏,青州诸城人,年仅四岁便被选入孙太后宫中,充入掖庭为奴。宪宗两岁时被孙太后立为太子,并差遣十九岁的万贞儿做他的贴身侍女。公元1465年,英宗皇帝去世,宪宗继承皇位,改元成化,成为明朝第八位皇帝。成化二年,万贞儿为宪宗生下一子,宪宗大喜,遂封万贞儿为贵妃,并派出使者四处祷告山川诸神,为皇子祈福。可惜天不遂人愿,皇子早年夭折。成化十二年,宪宗封万贞儿为皇贵妃,让其做妃子之首。万贞儿是历史上第一位在世即被封为皇贵妃的人物,且是历史上第一个死后有谥号的妃子。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贞儿病逝,享年59岁。去世的那天,天有异象,宪宗在郊外祭祀天地,恰巧看到。她去世时的情形是:“上郊祀回,值天大雾,人皆讶之。翌日,庆成宴罢,上还宫。忽报万妃薨逝矣 。”宪宗得知万贞儿死后,怃然曰:"万妃长去,吾亦安能久矣"。为万贞儿辍朝七日,并主持她的葬礼一如皇后之例。谥万贞儿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数月之后,宪宗悲伤过度而亡,年41。

本    名
万贞儿
别    称
万贵妃,昭德皇贵妃,万氏
所处时代
明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青州诸城(今山东潍坊市诸城市)
出生时间
公元1428年
去世时间
公元1487年
主要成就
对明宪宗朱见深不离不弃
陵    墓
北京市天寿山顶万娘娘墓
丈    夫
朱见深【明宪宗】
地    位
万宫女→万贵妃→皇贵妃
谥    号
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父    亲
万贵
兄    弟
万喜;万通;万达
居住宫殿
先住昭德宫,后住安喜宫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