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俞正燮一生"嗜书若渴",活到老学到老,直到临终前还在忙于写作

作者:俞正燮

 

俞正燮从小聪颖好学,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俞正燮,家贫,性介,读书过目不忘。年二十余,负其所业北谒孙星衍。时孙星衍正上书朝廷请求为伏生建立博士,复求左氏后裔。俞乃作《左丘明子孙姓氏论》、《左山考》、《申杂难篇》,孙多采其文,故其议论学术,由此而名著。

俞正燮不为流俗所囿,对功名利禄比较淡泊

道光元年(公元一八二一年)举人。越年会试不第。十二年,馆新城陈用光家,为校顾氏《方舆纪要》。曾设馆于陈用光所,又曾入张井、林则徐等人幕府,协助或参与编著《大清会典》、《黟县志》、《钦定春秋左传读本》等,又协助陈用光校勘《读史方舆纪要》。后应邀主讲南京“惜阴书院”。治经以汉儒为主,曾谓秦汉去古不远,可信者多。生平除治经外,于史学、诸子、天文、舆地、医方、星相,以及释道之阅,无不探究。认为西方历法极精,三代秦汉之人是不能预解的。以某时法衡某时象,是非已明,故不能委过于三代秦汉之人。又善言地舆、说方域。论事甚有见识,不拘于世俗偏见,在其《节好说》中,认为《礼》所“一与之齐,终身不变”,若如此,则男人亦不当再娶!在其《贞女说》中-谓:后世女子不肯再受聘者,谓之贞女。其义实在未安,未同被而同穴,谓之无害,则何必亲迎?何必庙见?何必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世上又何必有男女之分?这些都是圣贤未思之过。其足迹半天下,得书即读,读即有所疏记。每一事立一题,备巨册数十,鳞比行箧中,积岁月,证据周全,断以已意,一文遂立。性孝友,有“经师人表”之称。生平足迹半天下,得书即读。十九年,江苏学政祁寯藻聘主惜阴书舍,未逾年卒。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告别式↘结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俞正燮(xiè)(1775—1840)清代学者。字理初,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卒于宣宗道光二十年,年六十六岁。道光举人。好学,得书即读,读即有所疏记。《清代七百名人传》载其“治经以汉儒为宗,不缠牵于注疏”。尤善言天象、地理,擅长考据,多所精论。曾馆新城陈用光所,为校《顾氏亏舆纪要》。晚年官江苏学政。主讲江宁惜阴书舍。病卒。有《四养斋诗》、《海国纪闻》、《两湖通志》等。

中文名
俞正燮
别    名
俞理初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出生日期
1775年
逝世日期
1840年
职    业
学者
代表作品
《癸巳类稿》、《癸巳存稿》、《说文部纬校补》、《海国纪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