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保卫镇江战役中,青州兵英勇顽强,海龄率军顽强抵抗,最终都光荣牺牲

作者:海龄

 

青州兵在保卫镇江战役中表现的英勇顽强,但也付出了很高代价

在保卫镇江的激烈战斗中,骁勇善战的青州兵,非常英勇顽强,被称为全军的“军锋”。当时人记载:“夷人登城,是取书院所贮修城长梯十数张,蚁附而上,时城中以青州兵为军锋,奋勇向前,枪炮竞发,夷人堕梯者纷纷,乃略无退阻,攀堞者愈众,旗兵怖而走,青州兵众寡不敌,死者十七、八,城遂破也。”在城内短兵相接,青州兵与侵略者拚搏尤其顽强,英军攻打北门,受到青州兵沉重打击,后来,侵略军窜至南门,数十青州兵主动配合当地旗兵,与侵略者进行极为激烈的巷战。整个巷战中,青州兵狠狠打击了敌人,但自己也付出高昂代价。当时人说:“青州兵巷战,杀贼(侵略军)数百,被杀者亦二百余人 ”

海龄身受重伤任然坚持作战,号召官兵“宁可自杀,决不投降”

当英军用炸药炸开西城门后,第十八团和四十九团沿着西门城垒,进攻城区。海龄亲自带领旗兵前往堵击,战斗非常激烈,他身受重伤,仍坚持战斗。后来,旗兵撤退到旗营。在战斗的危急关头,海龄在旗营大声疾呼地作战地动员演说,鼓励官兵做英勇战士,血战疆场,决不在侵略者面前苟延残喘,他号召:“宁可自杀,决不投降!”并且,亲自带领旗兵与英国侵略军第十八团和四十九团进行殊死战。连侵略者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满兵作了一次最顽强的抵抗,他们寸土必争,因此,每一个城角和炮眼都是短兵相接而攻陷的。甚至在房子里也发生战斗。海龄率领守军奋勇抗战,坚守两日,打死打伤敌军,据侵略者自己统计共有一百六十八人。最后,守军“拒绝投降和宽待”,全部壮烈牺牲,海龄自己自焚殉国,妻与孙同时死难。当时人赞扬海龄为“近日之矫矫者”,连侵略者也把顽强抵抗侵略的镇江守军称为“保家卫国而光荣牺牲”的“英勇战士”。
《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二·列传一百五十九》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们在不同的国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海龄简介

海龄一般指郭络罗·海龄(?—1842年),是鸦片战争时期守卫镇江、英勇抗英著名将领。郭洛罗氏,满洲镶白旗人。1810年(嘉庆十五年)由骁骑校升至张家口协中营守营,累升直隶督标右营守备、左营都司、中营游击、参将、中军副将、总兵。1840年(道光二十年)升副都统,任职西安。翌年初调京口(今江苏镇江)。时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主张抵御外侵,与署两江总督裕谦共筹长江防务,奏参琦善为英军提供粮食,提议封闭港口,未被采纳。8月英军再次大举北犯,吁请清廷增派军队加强长江防务。1842年6月英军攻陷长江口要塞吴淞口闯入长江进逼镇江时,将散布江防的旗兵收缩入城,守卫四门;又令城中居民置水瓮砖石以备巷战。7月英军猛攻镇江,亲率守军殊死抵抗,击退英军多次进攻。英军入城后,带伤跨马率余部与英军展开巷战。终因伤亡惨重,见事不可为,策马回署,同家人一起纵火自焚。清廷按都统例赐恤。谥昭节。

本    名
郭络罗·海龄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1842年
主要成就
镇江之战抗击英军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