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包世臣因做官不顺而回家研习书法学问,练习碑帖结合,称为包体

作者:包世臣

 

包世臣的作品以书法为主,思想与风格统一,是碑帖结合的风格
包世臣的代表书法作品以楷书、行书草书为主,风格与其书学思想高度统一,走“碑帖结合”一路。
清 包世臣 悠然自得图 纸本镜片 金陵天渡楼收藏

包世臣在江西做官不顺利,不求仕途,回家钻研学问,练习书法
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至江西新喻知县(今江西新余)。仕途不顺,遂不求仕途,归家以布衣自居。家世素有藏书之名,祖人包整,在北宋末设有藏书处,因书屋曾产灵芝,名曰“芝堂”,因家藏书万卷,故又称“万卷堂”,贮书可观。至世臣时,藏书不减当年,间以收藏书画,名其藏书楼为“小倦游阁”。曾与藏书家杨以增结为文字交。杨以增收书至10万余卷,因他精于鉴别,遂聘他鉴定字画、古籍、金石等物。工于书法,初学唐宋,后师北魏,晚年又习二王(羲之、献之)体,其书法备得古人执笔运锋之奇,一时称为包体。晚年移居江宁。著《安吴四种》、《艺舟双楫》、《皇朝书品》、《小倦游阁文集》、《浊泉编》、《管情三义》、《齐民四术》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夜へ如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包世臣(1775一1855),男,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28岁时遇邓石如,师从学篆隶,后又倡导北魏。晚年习二王。自称:“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自拟为“右军第一人”,自负之极。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

中文名
包世臣
国    籍
清代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泾县
出生日期
1775
逝世日期
1855
职    业
学者
代表作品
《安吴四种》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