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星沅没能成功调节向、周的矛盾,爱好收藏书籍,抗战时期被日军毁坏

作者:李星沅

 

李星沅代替林则徐担任钦差大臣,调节向荣与周天爵矛盾未果
三十年,宣宗崩,赴京谒梓宫,复以母老陈请归养。会广西匪乱方炽,起林则徐督师,卒於途,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是年十二月,抵广西,驻柳州。时左右江匪氛蔓延,诸贼尤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悍。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皆以贻误黜去,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咸丰元年春,向荣进剿,贼由大黄江、牛排岭窜新墟、紫荆山。星沅檄总兵秦定三、李能臣率滇、黔兵追蹑,贼复窜武宣。荣、天爵各进击,贼踞东乡,两军攻之不克。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寻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赴湖南防堵,将以代之。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於军。遗疏言:“贼不能平,不忠;养不能终,不孝。殁后敛以常服,用彰臣咎。”文宗览而哀之,依总督例赐恤,赐金治丧,存问其母,子二人命俟服阕引见,谥文恭。子桓,官至江西布政使。

李星沅爱好藏书,家中收藏了许多书籍,保存完好,但被日寇所毁
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十五年,督广东学政。任满,授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在川、陕严治刀匪、啯匪,屡擒其魁置之法。迁江西布政使,擢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调江苏巡抚、擢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家藏书丰富,多藏内府刻本书及武英殿聚版书,刻写、纸张、印刷、装订皆精美,其子李桓(1827~1891),字叔虎,号黻堂,官江西布政使,俸钱所入,全以购书,凡得10余万卷,藏于“海粟楼”中,编纂有《海粟楼书目》李氏藏书在清末至民国初期一直保存基本完好,流散不多,但在抗战前,迁徙四处以躲战乱,犹藏于长沙城东“芋香山馆”还有不少古籍,直到抗战中终于未能逃脱日军战火,大多为日寇所毁。
对于一个跨越清中期与晚期(进入近代史)的李星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人物,对其家族亦然。因李星沅受学术界关注不大,李星沅的事功、文学才能、书法才能,与同时代人物的关系,对于研究晚清史将有重要价值。其有关史料是研究晚清政治历史的重要史料。现有的史料不够,可以深入挖掘与之有关的族谱、碑刻、书札、匾额、同时代人物的书札与诗文等。李星沅家族人才辈出,其家族源流与传承及在文学上的成就都可以进行研究。其私宅芋园是长沙古城少有的几大私家花园之一,对于研究长沙古代园林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慯十→待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星沅(1797(丁巳年)—1851),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阴(今为汨罗)人。清道光进士。曾任兵部尚书、陕西巡抚、陕甘总督、江苏巡抚、云贵总督、云南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参与禁烟与鸦片战争抗英,并有文才,时号位湖南“以经济而兼文章”三君子之一。有《芋香山馆诗文集》、《李文恭公奏议》、《李文恭公全集》、《李星沅日记》等存世。

中文名
李星沅
别    名
字子湘,号石梧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湖南湘阴
出生日期
1797年
逝世日期
1851年
职    业
清朝大臣
主要成就
道光进士,授编修
代表作品
《李文恭公全集》、《梧笙馆联吟初辑》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