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星沅
李星沅担任江苏巡抚等职,解决缅宁的土匪,加太子太保
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五年,督广东学政。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诇治之,士风以肃。任满,授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在川、陕严治刀匪、啯匪,屡擒其魁置之法。迁江西布政使,调江苏。二十二年,擢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二十五年,调江苏巡抚。
二十六年,擢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先是,永昌回乱,迤西道罗天池滥杀,不分良莠,众回益扰。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急於主抚,降者辄复叛。至是,缅宁匪首马国海被剿亡走,潜结云州回马登霄、海连升等复起事,迤西大震。星沅追论肇乱之由,长龄、天池并获谴。二十七年,遣兵进剿,解散被胁回众,首逆就歼,馀匪肃清。诏嘉其功,加太子太保衔,赐花翎。
李星沅在江南解决盐、漕、河等方面的问题,得到皇帝倚重
寻调两江总督。星沅未第时,客陶澍幕中,为掌章奏。又历官江南,习於盐、漕、河诸利弊。时度支告匮,廷臣主南漕改徵折色解部,於北省采买。星沅谓折多徵收不易,折少采买不敷。谷贱银贵,民间展转亏折。且州县藉端浮勒,胥吏高下其手,防之皆难。迭疏论列,议遂寝。淮盐自陶澍整顿之后,历年又多积欠。星沅疏陈引盐壅积、课款支绌情形:“揆厥所由,官以畏难而因仍,商以畏难而取巧。成本增於杂费,行销滞於售私,年复一年,几同痼疾。先当以内清场私,外敌邻私,为急则治标之计。本年回空粮私,奏请查禁。其川私、垦私、潞私、浙私,均咨行堵缉。又引船夹带,为害最钜,扼要搜查,於扬州仙女庙及江宁下关缉获百馀万斤,提省审办。他如慎出纳,提缓课,派悬引,删繁文,配运残引,提售新盐,裁浮巡费,禁捏报淹销,酌议章程八条,以图整理。”疏入,下部议行。
旧制,总督兼管河务,自道光二十二年后停止,至是复命兼管。会兼署河督,疏请严禁厅员聚处清江,饬各归工次。奏筹外海水师事宜,曰磨厉人才,曰变通营巡,曰覈实会哨,曰扼要堵缉,曰配兵足数;又请添造战船,劝捐给奖:并允行。俄罗斯通商旧由陆路,忽有商船至上海,执约拒之。在任两年,宣宗甚加倚任。因久病,请解职回籍,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