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星沅惩奸除恶,见水灾严重忧劳成疾,与太平军作战时病逝

作者:李星沅

 

李星沅12岁被称为神童,建议整顿官库,惩奸除恶,忧劳成疾
李星沅,字子湘,号石梧。清嘉庆二年(1797)生于湘阴县高华冲(今汨罗)。清末总督、兵部尚书。5岁入塾,12岁应童子试,人称“神童”。嘉庆二十二年郡试第一。道光五年(1825)中举,十二年中进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赐文绮,委四川乡试正考官。十五年督广东学政,充会试同考官,道光十八年简授陕西汉中知府,同年升河南粮储盐法道,授按察使。二十年授陕西、四川按察使与江西布政使,次年调江苏布政使兼理臬篆。二十二年擢任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时朝议下达陕西仿铸回钱,李疏陈利弊,不如整顿官库,朝廷准奏,收效显著。二十五年调任江苏巡抚,疏陈漕务积弊,严惩奸吏,根除陋习,不但利国而且利民。复调云贵总督,并署云南巡抚。他大力整顿边防,严惩腾越镇总兵的以权谋私,因功于道光二十七年 (1847)三月调任两江总督。当时,第一次鸦片战争才结束,广州人民为反英法正开展罢市斗争。江南半壁,人心惶惶,南京是不平等条约签署地,引人注目。李到任后,整顿水师,建造船舰,肃清盗匪,拒绝帝俄商品驶进上海,大力护卫海疆。清廷倚重李星沅为江南屏障。同时命他兼署河道总督,敕封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道光二十八年江淮水灾严重,李爱民如子,发赈收抚,稳定粮价,折银完漕,大利民生。后来由于长子李杭病逝后他忧劳成疾,请假回家探亲养病。当时湘阴县知事刘松岭特地在镇朔门外二里墩建“接官亭”(现湘阴县江东路有接官亭街),大小官员、绅耆近百人在亭前为李星沅接风洗尘,在县署设宴款待。

李星沅继林则徐之后奉命剿灭太平军,屡战屡败,病逝军中
道光三十年(1 850),太平军在广西金田村起义,林则徐督师往剿,卒于赴任途中,清廷复命李星沅挥师驰剿。由于将帅不和,屡战皆败,李旧疾复发,于翌年4月病逝于军中,谥号文恭,葬于长沙县魏家山。其遗著有《李文恭公全集》、《梧笙馆联吟初辑》。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__∝星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星沅(1797(丁巳年)—1851),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阴(今为汨罗)人。清道光进士。曾任兵部尚书、陕西巡抚、陕甘总督、江苏巡抚、云贵总督、云南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参与禁烟与鸦片战争抗英,并有文才,时号位湖南“以经济而兼文章”三君子之一。有《芋香山馆诗文集》、《李文恭公奏议》、《李文恭公全集》、《李星沅日记》等存世。

中文名
李星沅
别    名
字子湘,号石梧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湖南湘阴
出生日期
1797年
逝世日期
1851年
职    业
清朝大臣
主要成就
道光进士,授编修
代表作品
《李文恭公全集》、《梧笙馆联吟初辑》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