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罗泽南屡次击退太平军,不幸被飞炮击中身亡,皇帝哀悼,建立祠堂

作者:罗泽南

 

太平军虽然人多,但都是乌合之众,被罗泽南打的落花流水
咸丰五年(1855年)九月,罗泽南率军至通城。太平军虽然号称数万,但只不过是乌合之众,一战即溃。罗泽南进军夺取了桂口要隘,进而攻克了崇阳,在羊楼峒驻军。太平军韦俊、石达开部合军二万余人从蒲圻率军来犯,被罗泽南部击败。胡林翼前来劳师,与罗泽南合攻蒲圻并攻克了此地,然后乘大雾进军攻克了咸宁。从此武昌以南没有了太平军的踪迹。
同年十一月,大军抵达紫坊,罗泽南与胡林翼商议进攻城市的策略。罗泽南屯驻洪山,胡林翼屯驻在城南的堤上,湘军水师驻扎在金口。太平军在城外筑起了十三座坚固的营垒,与洪山城类同。两军初战之时,太平军两万兵马出十字街,胡林翼与之交战,太平军数次退却又数次进攻。罗泽南与李续宾分两路偷偷地前去抄太平军的大营,攻破了十字街的大营,将太平军修筑在城东南的营垒全部捣毁。
八步街口是湘军通往长江的要路,塘角是太平军粮运的重要道路,罗泽南派军先后攻破这两个地方,焚毁了太平军的造船厂,湘军西北的太平军营垒全部被湘军攻破了。然而太平军又在望山门外修建了两座石垒,罗泽南率军踏平了这两处太平军营垒;又在窑湾、塘角两地驱逐太平军,歼灭数千太平军,于是太平军闭城不出。

太平军等来援军,作战时罗泽南被飞炮击中,不幸身亡
太平军主帅石达开自从在崇阳被湘军击败后窜入江西,势力又开始膨胀起来。曾国藩发出文告要罗泽南回援江西,罗泽南因为武汉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如果湘军骤然撤离,胡林翼一军人马不能独自守卫,如今太平军的粮草将要用尽,如今要撤离,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罗泽南的父亲已经八十岁,将书信送至军中要他保持忠义之心,胡林翼将信交给了罗泽南,咸丰六年(1856年)二月,朝廷下诏赠予罗泽南的祖父母、父母二品的封典,以示朝廷对他的恩典和器重。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长期闭门不出的太平军开门出战,扑向湘军。罗泽南亲自督战。太平军援军接连而至,湘军从洪山出动奋力追击太平军,飞炮击中了罗泽南的左额,血流而下布满了脸上。他很快回了洪山,回去之后仍然端坐在营外指挥作战,第二天在军中逝世。
咸丰帝听闻之后非常震惊并表示哀悼,下诏依照巡抚的规格给予议恤。赐其父罗嘉旦头品顶戴,儿子罗兆作、罗兆升都赠与举人,赏赐世代承袭的骑都尉之职,并且入祀昭忠祠,在他的本籍湖南,还有湖北、江西都建立专祠,赐给谥号忠节。太平天国平定之后,同治帝追念罗泽南的功劳,加封为世袭的一云骑尉之职。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回忆不该拥有的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罗泽南(1807年—1856年),字仲岳,号罗山,一字培源,号悔泉,又字子畏。湖南省双峰县人。晚清湘军将领、理学家、文学家。生于清仁宗嘉庆十二年(1807年),咸丰元年(1851年)由附生举孝廉方正。少年时代就怀有大志,喜欢研读理学著作。太平军进犯湖南后,罗泽南从咸丰二年(1852年)开始以在籍生员的身份率生徒倡办团练, 次年协助曾国藩编练湘军。自此率湘军转战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因战功卓著,历迁任知县、同知、道员(加按察使衔)。罗泽南是湖南理学经世派的主要人物,一面反复研读“性理”,一面“究心水利、边防、河患等书”。对“天文、舆地、律历、兵法及盐、河、漕诸务,无不探其原委”。罗泽南的诗是湖湘诗派的重要代表,其文是桐城派之嗣响湘乡文派的典范之作,因之,称他为文学家是当之无愧的。咸丰六年(1856年)在进攻武昌之战中,罗泽南中弹伤重而死。咸丰帝下诏以巡抚例优恤,谥号忠节,加巴图鲁荣号,建专祠奉祀。

本    名
罗泽南
字    号
字仲岳、培源、子畏 
号罗山、悔泉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双峰县
出生时间
1808年1月19日
去世时间
1856年4月12日
主要作品
《西铭讲义》、《姚江学辨》
主要成就
在湖南镇压太平天国叛乱
谥    号
忠节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