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冯子材的童年十分孤苦,自学一身好武艺,后来因被反清队伍天地会劫持而加入清军,建立战功

作者:冯子材

 

冯子材自小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生活凄惨,拒绝舅父收养,流浪街头,也因此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冯子材祖上世居广东省南海县沙头圩(今属广州市),清朝乾隆年间,该圩遭受水灾,冯子材的祖父便迁到钦州城外沙尾村定居。
嘉庆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1818年8月17日),冯子材在这里降生。当时的钦州,隶属广东。
童年的冯子材,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他4岁丧母,10岁丧父,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孤苦伶仃,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便辍学。为了活命,小小的冯子材不得不随大人贩盐、做木工、捕鱼摸虾、护送牛帮,篱笆房被洪水冲垮后只好住进庙里,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父母双亡后,舅父黎氏欲收养冯子材,被冯子材拒绝,祖孙日复一日地过着凄惨的生活。冯子材15岁那年,祖母撒手人寰。求生的欲望,驱使流浪街头的冯子材操刀使剑,练就一身好武艺。藉此拳脚功夫,冯子材为人放木排、做保镖,受尽凌辱。

 

冯子材曾被反清队伍劫持,加入清军,镇压天地会、围攻廉州时建立功勋
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反清运动风起云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31岁的冯子材与友人外出做生意,在灵山县境内被天地会刘八部劫持,遂与反清队伍结下冤仇。
从刘八军中脱逃后,冯子材投奔团总黄汝谐,充当勇目,协助黄围剿当地农民起义军,从此成为清朝的统治工具。但是,黄汝谐贪功吞赏,冯子材绝望之余,率众改投廉州(时属广东,治今合浦县廉州镇)知府,在镇压天地会、围攻廉州的战斗中大显身手。继之,冯子材奉调高州清剿凌十八义军,因作战勇敢,获八品顶戴,为其升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沦陷的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1903年辞世,享年86岁。冯子才逝后葬于钦州,朝廷诏予于钦州城东南隅建“冯勇毅公专祠”纪念,称“宫保祠”。

本    名
冯子材
别    称
冯宫保
字    号
字南干、号萃亭
所处时代
中国晚清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广东钦州沙尾村
出生时间
1818年(戊寅年)7月29日
去世时间
1903年(癸卯年)9月18日
主要作品
《军牍集要》
主要成就
镇南关大捷,击败法军
官    职
提督,太子少保
谥    号
勇毅
安葬地点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泥桥村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