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西方列强支持清军,汪海洋斩来使,大败熊建益,怒叱程学启

作者:汪海洋

 

汪海洋留守杭州,西方列强公开站在清方,汪海洋怒斩来使,被封忠义朝将。

1862年1月7日,忠王大军往攻上海。临行,留汪海洋协助主将邓光明等守卫杭州。
此时,太、清双方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1860年5月二破江南大营之后,太平天国制定了先用兵下游夺取苏州、杭州、上海,开辟下游新区;再用兵上游决战湘军,夺取全国的进取新策。清廷则大幅度地调整了满族贵族与汉族地主阶级经世派的关系,重用汉人,超擢曾国藩总督两江,节制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乍受此不次之赏,益发卖力,于1861年9月指挥湘军攻战安庆后不久,即派其弟曾国荃率湘军犯天京,李鸿章率淮军入沪,左宗棠率老湘营犯浙,从而对太平天国形成了三面夹攻之势。此时,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清政府手里夺得大量侵略权益的西方列强,也撕去了中立的面纱,公开站在清方,对太平军动武。
在有利态势下,清方越来越注重策反,在太平军中搞颠覆活动。事实上,在太平天国晚期的江浙战场也出现了降将如毛的现象。但是敌人的这一帖灵丹,在汪海洋身上则失却了灵效。1862年3月,汪海洋被晋封为康天义。在那封王已滥的时候,以汪海洋的战绩仅授此爵,显欠公允。但汪海洋并未有怨恨之心,他依旧率部搏击,严阵对敌。可是,嗅觉颇灵的湘军悍将鲍超则以为有机可乘,特派人持函前来诱降,许以高官,并信誓旦旦,保证决不食言相欺。对此,汪海洋不屑一顾,怒斩来使,凛然拒敌。1863年初,汪海洋被晋封为忠义朝将。
 

 

 

左宗棠派部进犯富阳,汪海洋来援,汪海洋设计败熊建益,怒叱程学启。

同年3月24日,清浙江巡抚左宗棠派水师副将杨政谟由桐庐进犯富阳。富阳系杭州屏蔽,势在必守。汪海洋赶忙率部自杭城来援,扎营县城东北之新桥,以与守城之军呼应。4月9日,清浙江布政使蒋益澧令总兵高连升、熊建益向新桥进逼。4月11日大战,汪海洋率军依垒凭坚却敌,清军守备王宗元被击毙。
得悉富阳被围,正在苏南挥军围歼叛将骆国忠的忠王李秀成,急令听王陈炳文(安徽巢湖人)由常熟前线、归王邓光明由浙江石门,共率军数万由余杭趋临安奔袭新城,抄富阳敌军后路。恐后路被抄,蒋益澧赶忙从富阳调兵回救。5月19日凌晨,汪海洋设伏击毙敌军守备刘立号。5月20日,熊建益以为汪海洋离去,守卫空疏,率军强攻新桥被击毙。5月23日,陈炳文、汪海洋等布阵数十里,拟攻破新城敌营,但强攻失利,损兵千余。
见太平军主力往攻新城,后方有隙,蒋益澧遂派水师于5月18日顺富春江下驶,直犯杭州,进至望江门外,迫使陈、汪撤新城之围。9月20日,清军在法国人德克碑统带的“常捷军”的相助下,攻陷富阳。
攻陷富阳后,蒋益澧督军下移,距杭州15里处,令水师炮船至城下轰击。与此同时,左宗棠令道员康国器、魏喻义分别由富阳、新城出犯余杭。得知富阳失陷,正在嘉兴率师抗击淮军的陈炳文星夜返杭,与邓光明、汪海洋共商对策。决定陈炳文留守杭城,汪海洋出援余杭,悉力争城,以卫杭州。
余杭在杭州西北90里处,为杭州城西北门户。1863年10月上旬,汪海洋到位,与余杭守将邓光明一起与敌相峙。12月20日,左宗棠自富阳到余杭督战,增调水陆各军,加紧进攻。1864年元月3日,邓光明、汪海洋主动出击,强攻受挫,邓光明受伤回城坚守。2月2日,汪海洋立营城北10里之林清堰。次日,敌军分路来攻,汪海洋设伏败之,歼敌300余人,炮毙敌副将余佩玉、参将张明远等。此后,敌又多次来攻,汪海洋等竭力奋起却之。在此强攻失利之时,淮军大将程学启(安徽桐城人)派人送来劝降密信。这次,汪虽未像对鲍超那样,怒斩来使,但也回函怒斥程学启“行迹之恶劣,尤甚于三姓家奴吕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如果混是一种生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汪海洋(1830—1866年1月29日),太平天国晚期著名将领,有太平天国后期擎天一柱之誉。安徽全椒人。早年参加太平军,隶属石达开,1857年随石达开出走。1860年随保王童容海、朱衣点等脱离石达开,从广西取道江西与忠王李秀成会师,进军浙江,攻克杭州,镇守余杭,受封为康王。1863年击败清军蒋益澧部。1864年杭州失陷,随侍王李世贤进军福建,攻克漳州。1865年,在镇平刺死李世贤,独领其军,与清军转战于闽、赣、粤边界的平运、长宁、定南、平和、兴宁各县,后在嘉应州(今梅州)战死,史学家范文澜认为标志“太平天国彻底地失败”。

中文名
汪海洋
民    族
出生地
安徽全椒
出生日期
1830年
逝世日期
1866年1月29日
职    业
太平天国晚期将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