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海洋
太平天国爆发大事变,汪海洋跟随翼王,处处失利,劝谏翼王,受到警告。
1856年9月至1857年5月,在一破清军江南大营之后的大好形势下,太平天国却接连爆发了杀杨(秀清)、诛韦(昌辉)、逼走翼王石达开的大事变。作为石镇吉率领的翼殿精锐,汪海洋及其部队毫无例外地卷入了这场血雨腥风的内部纷争。1857年6月初,翼王逃离天京,来到安徽省当涂县金柱关。据说在这里曾召集亲信将佐30余人秘密集会,商讨行止。但那时,在翼王庞大的部队中,汪海洋毕竟官卑职微,没资格与会。不过,由于石镇吉的关系和出自对翼王的崇敬,汪海洋作出了跟随翼王行动的抉择。同月,翼王自安庆率部乘船1000余艘溯江入鄱阳湖,指派石镇吉率众号“二十余万,出建德,水陆合于饶州”,遂节节远去。
从此,石达开部由于失去根据地,失去依托,长期流动作战,处处失利。不仅没有打过什么大胜仗,反一再被并不占优势敌军击败。汪海洋感到后悔。他曾与石花班、朱衣点、童容海等将领谏劝翼王回师北进,配合天京那边,经略东南,共建大业。但遭到翼王呵责、警告,并受到监视。1859年8月,久攻湖南宝庆(今邵阳)不下,入川之谋受阻。
翼王回广西,不理回京劝谏,汪海洋回朝受到嘉奖,犹如龙归大海。
1859年10月15日,翼王石达开攻占庆远(今宜山县),回到广西。在此前后,他所亲自指挥的中队张遂谋、左队傅忠信、右队赖裕新、前队陈享容、后队余忠扶、总统先锋朱衣点、彭大顺以及石镇吉等部,共约20多万众,相继涌入庆远及其周围县份。可这时的广西,尤其是石部入据的桂西山区,经十几年的战乱,田园荒芜,民生凋敝,加之豪绅地主厚集团练,坚壁清野,骚扰截杀,使得石达开大军一入桂境即陷入饥馑。为谋食,不得不分散行动。于是“各有思归之念,不能管束”,离队风潮大起。其时,汪海洋等“犹同翼王恋恋不舍,恳求翼王到南宁、贵县……招集多兵……返旆回京,共匡王室。”但翼王石达开仍一意孤行,没有回京的打算。在这种情况下,翼王嫡系总统先锋右一旗大军略扩天燕彭大顺、精忠大柱国孝天豫朱衣点以及左旗总领豫爵汪海洋等,于1860年7月在庆远毅然誓师“回朝”。同年9月初,经柳州东泉、雒容、永宁入怀远再入义宁。在义宁,兵分两路:彭大顺、朱衣点等走融县出广西经湘南转向江西而行;左旗武卫军正统戎张志公、内五旗大军略睹天豫郑忠林以及汪海洋等由义宁复回永宁。9月10日,张志公、郑忠林等以1万余众投降清广西巡抚刘长佑。在这严重关头,汪海洋坚定不移,率领本部及张、郑等部拒降的部众,自桂北山区打入湘南永明、江华、道州。入湘之后不久,在道州十里店与傅忠信、谭体元不期而遇。遂合队而进,一路以白巾白衣为号,逢关破关,逢卡破卡,入江西,经瑞金、广昌、南丰、建昌至铅山住趾歇伏。这已是1861年盛夏之事了。同年9月16日,太平军决战湘军的“二次西征”夭折,忠王李秀成自湖北反师东下至此,大会童容海、朱衣点、汪海洋等,热烈欢迎他们“万里回朝”。天王闻报,欣喜莫名,立即颁诏嘉奖。汪海洋犹龙归大海,进入了他为天国大业卓建功勋的黄金时期。
回归后,在忠王李秀成统率下,康天豫汪海洋与安徽省无为州人观天豫童容海等一起自铅山至广丰。10月1日自广丰走广山、玉山进入浙江。10月20日,随忠王攻占余杭。12月29日攻克杭州外城,31日克内城。由于汪海洋英勇善战,忠王翘指赞曰:“实乃一良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