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陈宝箴之父曾抗击太平军,其子孙多成就,陈乃忠义之臣,名垂千古

作者:陈宝箴

 

陈宝箴祖辈陈魁,其长兄随父抗击太平军,长兄早逝,后人大多有所成就
长辈
世祖:陈魁。
高祖:陈文光。
曾祖:陈滕远,号鲲池。
祖父:陈克绳,字绍亭。
父:陈伟琳,宇琢如,操办义宁州团练抗击太平军。
兄弟
长兄:陈树年随父亲抗击太平军。
仲兄:陈观瑞没有到成年就去世了。
妻子
黄淑贞去世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后代
子:
长子: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
次子:陈三畏过继给了殇兄陈观瑞。
孙:
陈寅恪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陈衡恪,又名陈师曾,是近现代著名画家。
陈方恪是著名编辑、诗人。
陈登恪是著名词人、艺术教育家。
陈隆恪为著名诗人。
曾孙:
陈封怀为著名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有植物园之父之称。

陈宝箴乃忠义之臣,心济百姓,流芳百世,为后世敬仰
聚星征太史之后,明德动天文,继述千秋思祖武;
表宅著义门之望,嘉祥熙帝载,本支百世播清芬。
——题江西省修水县陈氏宗祠
行年至一万八千日;
有子为四百兆中雄。
——贺湖南省长沙时务学堂主讲梁启超之父(莲涧)50岁寿诞
扬厉声名二十年,恢先世无外规模,绝学号能传墨子
谈笑折冲七万里,为中朝别开风气,乘槎何处觅张骞
——挽曾纪泽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青春期盛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陈宝箴(1831年-1900年7月22日),谱名陈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江西义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客家人,晚清维新派政治家。陈宝箴1851年乡试中举人而出仕,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深为两湖总督曾国藩所赏识。先后任浙江及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抚,时与许仙屏号为“江西二雄”。1895年在湖南巡抚任内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办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系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后受到湖南守旧派王先谦、叶德辉的攻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陈宝箴以“滥保匪人”被罢黜。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2日去世。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四代出五位杰出人物,后人称之“陈氏五杰”。

本    名
陈宝箴
别    称
陈观善
字    号
字相真,号右铭 
晚年自号四觉老人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江西九江义宁
出生时间
1831年
去世时间
1900年7月22日
主要成就
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支持创办《湘学报》创立南学会
祖    籍
福建上杭
官    职
先后任兵部侍郎、湖南巡抚等职
地    位
新政重臣、陈氏五杰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