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陈宝箴应考祈梦,意气风发,南昌西山猝死成谜团,《陈宝箴之死的真象》记载

作者:陈宝箴

 

陈宝箴应考礼部时曾祈梦,指挥军队意气风发,然试后凄惨
陈宝箴曾经应考礼部,在神庙中祈求。他晚上便梦见自己随着李魍进军上蔡县,夜晚风雪交加,军旗飞扬。他骑在马上指挥军队意气风发。他醒来后很高兴。等他考完试回家,到上蔡县时天刮起大风下起了大雪。到夜间二鼓时分他才住进旅店,感到十分的疲惫困顿。从那以后几天他都在泥泞的雪地赶路,粮草物资都完了,典当了衣服卖了马,才能够回到南方。这时候他才知道这是被神仙戏弄了,从此以后不再谈论兵事了。

陈宝箴之死成谜团,疑似慈禧赐死,《陈宝箴之死的真象》记载
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在南昌西山只住了一年多时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夏之间,陈宝箴便突然逝世了。
1983年4月,宗九奇在《文史资料选辑》第87辑发表《陈宝箴之死的真象》一文,向世人披露了慈禧太后派人将陈宝箴赐死的真相。宗九奇所提供的关键证据是戴明震之父远传翁(字普之)传下来的《文录》手稿,该手稿有如下一段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六月二十六日,先严千总公(名闳炯)率兵弁从巡抚松寿驰往西山岘庐宣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宝箴北面匍匐受诏,即自缢。巡抚令取其喉骨,奏报太后。”
据此,陈三立所称其父“忽以微疾卒”,实是痛不忍言的避讳之辞(“微疾”之“微”,实为细微、隐微的双关辞;“疾”,则是疾病,疾速的双关辞)。联系到“忽以微疾卒”所紧接的下文,细加研读,我们不难看出三立所言“锻魂剿骨”,“忍死苟活,盖有所待”,乃是极其沉痛的对父死因的暗示。次年,陈三立上父墓归后的诗句:“孤儿犹认啼鹃路,早晚西山万念存。”也是多少透露了其父死于非命的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止不住的想念.”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陈宝箴(1831年-1900年7月22日),谱名陈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江西义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客家人,晚清维新派政治家。陈宝箴1851年乡试中举人而出仕,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深为两湖总督曾国藩所赏识。先后任浙江及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抚,时与许仙屏号为“江西二雄”。1895年在湖南巡抚任内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办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系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后受到湖南守旧派王先谦、叶德辉的攻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陈宝箴以“滥保匪人”被罢黜。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2日去世。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四代出五位杰出人物,后人称之“陈氏五杰”。

本    名
陈宝箴
别    称
陈观善
字    号
字相真,号右铭 
晚年自号四觉老人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江西九江义宁
出生时间
1831年
去世时间
1900年7月22日
主要成就
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支持创办《湘学报》创立南学会
祖    籍
福建上杭
官    职
先后任兵部侍郎、湖南巡抚等职
地    位
新政重臣、陈氏五杰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