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万福华谋刺王之春,计划失败,万失手被捕,以扰乱治安罪惩处

作者:王之春

 

王之春卖国行为深受安徽人民痛恨,遭清廷革职,万福华谋刺王之春
王之春曾在1899至1901年担任安徽巡抚期间,曾将安徽30多处矿山出卖给帝国主义,深为安徽人民所痛恨。1902年,任广西巡抚时,联络法国军队绞杀革命者,并将广西多出路权、矿权低价转让给法国。其卖国行为引发众怒,声讨王之春的呼声愈来愈高,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拒法运动,清政府被迫将王之春革职。1904年冬,王之春被革职闲居上海,仍不甘寂寞,发表卖国言论,指责拒俄运动,激起人民义愤,更激起了革命志士的痛恨。在上海的革命志士刘师培、林獬、章士钊、万福华、陈自新等人遂密谋对其行刺。最终商定由陈自新、万福华执行具体暗杀任务。
王之春与上海名绅吴葆初关系要好。革命党与吴葆初也素有交往,对其生活习惯颇熟悉,故定计利用吴葆初名义邀请王之春于1904年11月19日晚至英租界四马路(今福州路)金谷香西菜馆赴宴。暗杀方案为:以陈自新为主,携章士钊新购之手枪,乔装为侍者,潜藏在餐馆楼上,俟机狙击;万福华等人,持借自张继之旧手枪,埋伏于餐馆楼下,以防不测。

王之春按时赴约,但发现破绽欲逃走,万福华失手被捕

1904年11月19日晚,王之春携仆人、车夫等按时赴约。由于暗杀计划安排不严密,露出破绽,王之春欲逃走。此时,万福华拔出手枪,突至王之春身前,一手抓住王之春手臂,一手匆忙开枪,但是屡扣扳机,枪却始终末响。原来此枪为刘师培从张继处借来,撞针已老坏,万福华等事先并未试用,因此功亏一篑。王之春乘势大叫,引得英租界巡捕赶到,万福华避走不及而被捕。
章士钊得知万福华被捕后,焦虑万分,于次日赴巡捕房探望,却无意中暴露余庆里的门牌号。巡捕房不仅把章士钊以嫌疑犯拘捕,还以此为线索,查到余庆里革命机关,拘捕黄兴、张继等十一人。
万福华等人入狱后,社会各界纷纷营救。《警钟日报》的负责人陈佩忍、高天梅等人,立即筹资为他们聘请律师,扬州志士杜课园、张丹斧也为之前后奔走。蔡元培与杨笃生、獬林、刘师培等及各地革命党人亦奔走营救。1904年12月23日,万福华以在租借内扰乱治安罪,被会审公廨判监禁十年,充作苦工。其余人因无证据而获释。后来,万福华由于在狱中领导囚犯进行反虐待的斗争,受狱吏报复,被寻机诬为“图率众越狱”,又被加禁十年。直至1912年12月7日,经上海都督陈其美多方交涉,始获开释。出狱时,戴季陶牵头在上海新舞台为他开了一个欢迎会。
万福华谋刺王之春,“倡导了长江下游对于满清亡国君臣直接行动的先声,激发了一般革命青年杀身成仁的志气”。万福华之后涌现的王汉、吴樾、徐锡麟等一批刺客,不能不说受到了万福华精神之鼓舞。其中吴樾在保定加入北方暗杀团,正是出于对万福华的崇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要怎么抉择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之春(1842~1906) 字爵棠,号椒生,清湖南清泉县人。弱冠从戎,先后作为曾国藩、李鸿章和彭玉麟的部属,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历任山西巡抚、安徽巡抚、广西巡抚。曾出访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多次向朝廷上书自强新政。晚年因镇压四川余栋臣起义,特别是预借法兵镇压革命党起义,激起国内拒法运动而被解职,待罪京师,后迁寓上海。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月,遭爱国志士万福华谋刺未遂,被捕,黄兴、章士钊等牵连入狱,轰动一时。从此在政治舞台上湮没,回乡静居。光绪三十二年卒,葬于杨柳河黄屋山,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本    名
王之春
字    号
字爵棠,号椒生
所处时代
清朝
出生地
清湖南清泉县
出生时间
1842年
去世时间
1906年
主要作品
《船山公年谱》《王椒生集》《憇园记》等
主要成就
山西巡抚、安徽巡抚、广西巡抚
职    业
外交家、思想家、著名学者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