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樊增祥在潜江的学生中,他有两位得意门生就是甘生与索生

作者:樊增祥

 

樊增祥一生有两位得意门生,一位是索生,另一位就是甘生

樊增祥的潜江学生中,有两位得意门生——“客舍经秋复历冬,读书常得两生从。”一位是“此君高洁非虚名”的索生(索云舫)。樊增祥写有一首《秋夜同索生煮茶》。品茶诗词多见于樊增祥诗集,这是见证他素有此好的早年之作。师生二人深秋夜读,为了取暖提神,“起吹活火安铜瓶”,煮饮热茶。只是当年财力拮据的樊增祥买不起“官焙”的上好茶叶,只能“薄有草茗聊寄情”。因为饮茶太多,影响了睡眠,樊增祥夜半望月静思,下床寻纸砚写下了和索生饮茶夜读的纪事诗。另一位是因“好读书”而“万事坐捐弃”的甘生。

甘生与索生经常伴着附近法云寺的晨钟举灯展卷,数年的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赴三年一度的秋闺乡试,争取举人功名,樊增祥对甘生寄予厚望,但是若干年后反而是甘生儿子高中举人
樊诗中说甘生“长我几五岁,相从问奇字。”也就是比樊年长的甘生向樊增祥执弟子礼。甘生即潜江末科进士甘鹏云的父亲甘树椿,当时带着年约八岁的次子甘鹏云同到传经书院读书。甘生和索生读书处是“讲舍东偏”的说诗台,两人自甘寂寞,埋头苦读。伴着附近法云寺的晨钟,他们早已起床举灯展卷。樊增祥任教潜江,当然希望学生们学有所成,他的《潜江讲舍题壁》诗云:“废院经时长绿苔,两斋寂寞野花开。琴书草草成流寓,词赋寥寥想异才。”樊增祥精于诗词音韵,曾写《戏题近人诗集示及门诸子》一首,为学生指导写诗要领。但数年的寒窗苦读,县学书院中的秀才们,目的就是赴省应三年一度的秋闱乡试,争取举人功名。樊增祥此时写下了长达三十四联的《别甘生索生》。樊增祥对甘树椿的举子之业寄予厚望,但其真正的科举荣耀,是得自于若干年后次子甘鹏云高中举人、进士后,树椿父以子荣,诏封通议大夫,此是后话。对于生活清贫的门生索生,樊增祥牵挂不已:“今兹舍汝归,我思将焉置。”临别前夜,樊增祥与甘生索生“炳烛黯相对,无言坐达晨。”“临当渡河水,一再为鼓琴。琴心一何悲,流水一何深!庶几千里违,犹闻弦上音。”师生依依惜别的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因为久居潜江,濒湖而居的老百姓对樊增祥这位“大知识分子”也由敬仰而亲近。此时也纷纷出门相送,令樊增祥心头为之一热。樊增祥《将之鄂垣留别潜江诸同人》四首,原载《光绪潜江县志续》。最新校注出版并收集樊诗相对较完整的《樊樊山诗集》(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附录的佚诗辑中也未见录入此诗,就视之为青年樊增祥留给潜江的一份独特纪念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那抹、淡悸の优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中文名
樊增祥
外文名
樊增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湖北省
出生日期
1846
逝世日期
1931
职    业
清代官员、文学家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