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詹天佑以大无畏的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齐心为国争光,修筑京张铁路

作者:詹天佑

 

清政府为发展商业决定修筑京张铁路,因英、俄两国争夺修路权,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于是詹天佑被委以重任,他以大无畏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齐心为国争光

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师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师。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但缺乏信心。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詹天佑则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

 

修筑之初,工程技术人员缺乏,詹天佑率仅有的两名工程学员,于1905年5月,自丰台经南口、八达岭,勘测至张家口,随即回测,并选测了自延庆州绕过八达岭经德胜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较线(对永定河谷路线,也曾考虑,以工程艰巨,限于经费及工期无可能采用,故未勘测)。6月回到天津总局,提出勘测及调查报告,并拟定修筑方案。计划分三大段修筑,第一段(丰台至南口)先行开工,以早日通车运输而获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张家口),再详细勘测。特别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达岭,地形险峻,更须进一步选测比较线。报告中称,“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

在第一次欧战结束,詹天佑冒着严寒和身患腹疾赶赴远东铁路国际会议,与企图霸占东北地区的日方代表论战并取得了保护中国中东铁路的权利
1919年,第一次欧战结束,詹天佑不顾身患腹疾,代表中华工程师会出席远东铁路国际会议,冒着严寒赶赴会议,与企图霸占我国东北地区中东铁路的日方代表论战,取得了保护中国中东铁路的权利 。回乡途中,他抱病再次登上长城,浩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日月同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中文名
詹天佑
外文名
Jeme Tian You
别    名
字眷诚,号达朝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西关
出生日期
1861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
1919年4月24日
职    业
中国铁路工程师
毕业院校
耶鲁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信    仰
基督教
主要成就
负责修建京张铁路等工程。 
京张铁路运营105年,2014年7月张市北站停止运营。
代表作品
《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华英工学词汇》
荣    誉
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年    龄
享年58岁
祖    籍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逝世地
湖北省汉口市
性    别
时    期
晚清,民国时期
生    肖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