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天佑
詹天佑赴巴黎和会与中国代表共同努力取得了中东路沿线的驻军护路权,也争取到了我国工程师在中东路的工作地位,最终因疲劳过度,旧病复发,腹疾严重,心心衰竭逝世,享年58岁
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詹天佑命湘鄂局报送长沙以南路线测量报告。詹天佑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反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受命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2月,往海参崴、哈尔滨赴会。会议中,日冒严寒赴会,夜研文书议案,惟恐主权受损,以崇高国际威望,与赴会中国代表共同努力取得了中东路沿线由我国驻军护路权,防止了列强以护路为名,武力夺取中东路;并争得了我国工程师在中东路的工作地位。因疲劳过度,心力交疲,旧日腹疾复发,不得已请假就医。1919年4月20日到汉口,21日入仁济医院,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临终遗嘱语不及私,向国家陈述三事:一、振奋发扬工程师学会活动,以兴国阜民;二、慎选人才管理俄路,以扬国光;三、就款计工,唯力是视,脚踏实地建成汉粤川全路。并称,上述三事乃天佑未了之血忱,如得到国家采纳,则天佑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詹天佑逝世后,北京、汉口、广州、上海、天津各界举行公祭,远东铁路会议致哀。以邝孙谋为首的中华工程师学会,和以丁士源为首的京绥铁路局同人会联合倡议,以及以颜德庆为首的汉粤川铁路湘鄂线工程局 500余人,联合呈请将詹天佑生平事迹,“藉没世之光荣,作后来之矜式”。
詹天佑在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时,他经常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七十多天就将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轨距的铁路竣工通车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邝孙谋的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
詹天佑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用了七十多天的时间就竣工通车了。唐山铁路在开滦煤矿唐山矿1至3号井东面,一条铁路从一个上百年的涵洞里穿越而出,从唐山市区主干道新华道下穿过,全长十二公里。这就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轨距铁路,它最初是从唐山矿修到丰南胥各庄,至今仍是京山铁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