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燮和虽辞军职,但在军中威望仍很高,和黄兴、蔡元培等发起“拓殖协会”

作者:李燮和

 

李燮和功成身退,受到当时舆论界一片赞誉,赞扬他功成不居

李燮和自解兵权的原因,一方面是以为革命已经成功,放松了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警惕;另一方面,也是感于当时兵多将杂,不少人拥兵自重,时局不安,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裁兵安民。所以李燮和的辞职受到当时舆论界一片赞誉,《时报》、《民立报》都以《李燮和功成身退》、《李司令之高风亮德》为题,赞扬他功成不居,堪为那些追名逐利者的反光镜。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也在李的辞呈上批示,肯定李燮和“规划东南”、光复上海以及维护南京临时政府的功绩,赞扬他功成身退的行动,同时,对政府因为财政困难不能为辞职后的李燮和提供生活保障表示歉意。
 

李燮和虽功成身退,威望仍很高,且将视点转向实业和文教事业

李燮和虽辞军职,但在军中威望仍很高。1912年4月,时任南京留守的黄兴又任命他为长江水师总司令,经黄兴再三恳留,李才应允此职,但李已决意退出军界,在黄兴辞去南京留守之前,李也辞去此职。此后,袁世凯也曾想授李为长江水师总稽查,被李以“抱病日久、气体过虚”坚辞。
李燮和功成身退,将视点转向实业和文教事业。就在1912年一年中,李先后和黄兴、蔡元培等发起“拓殖协会”,和龙璋等联络侨商创办“中华汽船有限公司”。李燮和麾下原有一支女子北伐队,南北议和后,李以自己的名义向临时教育部请款,将这支“娘子军”改办成女子学堂。
办报
李还在上海创办《东方日报》,延聘湘籍文人向构父任总编辑,著名新闻记者和评论家黄远庸也为该报担任过特约通讯员,虽因财务困难,办而未久,仍给上海的文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所谓对与错”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燮和(1873—1927),字柱中,号铁仙,汉族,安化蓝田人(今涟源蓝田街道)。生于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光复会元老,近代资产阶级政客。1900年,李燮和到长沙求学,得识黄兴、刘揆一等人,自此走上革命道路。20世纪初,正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风起云涌的时代,李燮和首先加入了黄兴为首的华兴会,并约集同志者创建了一个“黄汉会”,作为华兴会的外围组织。“黄汉会”意即反对满清,恢复黄帝和汉族的荣耀。李燮和参与了华兴会的一系列反清活动,曾与谭人风等策划在湖南宝庆(今邵阳)一带组织起义,共和告成之后,李燮和功成隐退。

中文名
李燮和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湖南省安化县
出生日期
1873年
逝世日期
1927年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