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燮和
李燮和功成身退,受到当时舆论界一片赞誉,赞扬他功成不居
李燮和自解兵权的原因,一方面是以为革命已经成功,放松了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警惕;另一方面,也是感于当时兵多将杂,不少人拥兵自重,时局不安,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裁兵安民。所以李燮和的辞职受到当时舆论界一片赞誉,《时报》、《民立报》都以《李燮和功成身退》、《李司令之高风亮德》为题,赞扬他功成不居,堪为那些追名逐利者的反光镜。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也在李的辞呈上批示,肯定李燮和“规划东南”、光复上海以及维护南京临时政府的功绩,赞扬他功成身退的行动,同时,对政府因为财政困难不能为辞职后的李燮和提供生活保障表示歉意。
李燮和虽功成身退,威望仍很高,且将视点转向实业和文教事业
李燮和虽辞军职,但在军中威望仍很高。1912年4月,时任南京留守的黄兴又任命他为长江水师总司令,经黄兴再三恳留,李才应允此职,但李已决意退出军界,在黄兴辞去南京留守之前,李也辞去此职。此后,袁世凯也曾想授李为长江水师总稽查,被李以“抱病日久、气体过虚”坚辞。
李燮和功成身退,将视点转向实业和文教事业。就在1912年一年中,李先后和黄兴、蔡元培等发起“拓殖协会”,和龙璋等联络侨商创办“中华汽船有限公司”。李燮和麾下原有一支女子北伐队,南北议和后,李以自己的名义向临时教育部请款,将这支“娘子军”改办成女子学堂。
办报
李还在上海创办《东方日报》,延聘湘籍文人向构父任总编辑,著名新闻记者和评论家黄远庸也为该报担任过特约通讯员,虽因财务困难,办而未久,仍给上海的文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