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寇谦之
寇谦之被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令他“清整道教”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据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山授予他“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二十卷,传授导引服气口诀诸法,并令他“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三张指张陵、张衡与张鲁),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寇谦之亦依之对道教进行清整。
寇谦之献道书于太武帝,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被后人称为“北天师道”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他又称老子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山,亲授《录图真经》六十余卷,赐以劾召鬼神与金丹等秘法,并嘱其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次年(公元424)寇谦之亲赴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献道书于太武帝,得到重臣崔浩的帮助,帝赐于平城东南建立新天师道场,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后人称为“北天师道”。
寇谦之进言太武帝,改年号为太平真君
太延(公元435-440年)末,太武帝听从寇谦之的进言,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后帝又亲至道坛受箓,成为道士皇帝,并封寇谦之为国师。北天师道由此在北方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