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殷浩为仆人母亲开方治病,病好之后烧毁医书及受历史名人的高度评价和家庭成员简介

作者:殷浩

 

殷浩受仆人真诚的孝心的感动为其母亲开方治病,病好之后烧毁医书
殷浩精通医术,到中年就全都抛开不研究了。有一个常使唤的仆人,忽然给他磕头,磕到头破血流。

殷浩问他有什么事,他说:“有件人命事,不过终究不该说。”追问了很久,这才说道:“小人的母亲年纪将近百岁,从生病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如果承蒙大人诊一次脉,就有办法活下去。事成以后,就算被杀也心甘情愿。”殷浩受到他真诚的孝心的感动,就叫他把母亲抬来,给他母亲诊脉开药方。才服了一付药,病就好了。从此殷浩把医书全都烧了。

殷浩受历史名人的高度评价
桓温:“浩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
王濛:①“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②“识致安处,足副时谈”
顾悦之:①“殷浩体德沈粹,识理淹长,风流雅胜,声盖当时。”;②“既受削黜,自摈山海,杜门终身,与世两绝,可谓克己复礼,穷而无怨者也。”
王胡之:“己之府奥,蚤已倾写而见,殷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
司马昱:“渊源语不超诣简至,然经纶思寻处,故有局陈。”
时人评论:“思纬淹通,比羊叔子。”
刘义庆《世说新语》:“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房玄龄等《晋书》:①“殷浩清徽雅量,众议攸归,高秩厚礼,不行而至,咸谓教义由其兴替,社稷俟以安危。及其入处国钧,未有嘉谋善政,出总戎律,唯闻蹙国丧师,是知风流异贞固之才,谈论非奇正之要。违方易任,以致播迁,悲失!”;②“中军鉴局,誉光雅俗。夷旷有余,经纶不足。舍长任短,功亏名辱。”;③“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
陈普:“王蒙谢尚不堪论,庾翼桓温亦浪言。两晋士风真可笑,尽将管葛许深源。”
李慈铭:“王济之傲纵,王澄之狂暴,殷浩之虚合,谢万之佻率,郗超之奸谄,王忱之轻很,皆乱世无赖,蠢国败家,而士类相矜,以为标准。”
殷浩家族世系简介
殷浩家族世系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殷识
殷羡
殷浩 殷涓      
    殷孝祖    
殷融
殷康
殷顗(殷觊)      
殷仲文      
殷叔献      
殷师
殷仲堪
殷简之    
殷旷之    
殷茂 殷道裕 殷景仁 殷道矜 殷恒
殷允
殷穆
殷淳 殷孚  
殷冲    
殷淡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花落雨停心为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殷浩简介

殷浩(303年―356年),字渊源(因《晋书》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故改为深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东晋时期大臣、将领。早年以见识度量、清明高远而富有美名,酷爱《老子》,隐居十年不曾出仕做官,后受召会稽王司马昱征召入朝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当时桓温的势力因消灭成汉而逐渐坐大,司马昱为和桓温抗衡,开始有意栽培殷浩,令其参与朝政。因此,桓温和殷浩的两股势力开始令东晋朝廷内部矛盾激化。王羲之、荀羡等人纷纷写信劝阻,殷浩一概不理。永和五年(349年),后赵皇帝石虎病死,诸子争位而致关中大乱,东晋朝廷开始决策北伐,并任殷浩为中军将军。永和八年(352年),殷浩奉命北伐,出兵攻打许昌、洛阳。永和九年(353年),殷浩中计兵败许昌,桓温趁机上表弹劾,朝廷只得将殷浩废为庶人,流放东阳。永和十二年(356年),殷浩病死于东阳,时年53岁。

中文名
殷浩
国    籍
东晋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303年
逝世日期
356年
职    业
官员、将领
代表作品
文集五卷,隋书志、唐书经籍志有四卷传世
籍    贯
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
官    职
中军将军、都督诸军事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