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殷浩任命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等职务,服丧期满与桓温彼此猜疑,相互不和,不听劝告抗衡桓温

作者:殷浩

 

殷浩再三辞让才接受征召入朝,任命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等职务
建元元年(343年)至永和二年(346年),庾冰兄弟及何充等相继去世。晋简文帝司马昱当时为诸侯王,开始入朝执掌朝政。

永和二年(346年)三月,卫将军褚裒推荐殷浩,殷浩被征召任命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殷浩上疏辞让,并写信给晋简文帝,陈明心愿。晋简文帝答复道:“国家正当危难,衰败已到极点,幸而时有英才,不必寻访隐居奇贤。足下见识广博,才思练达,为国所用,足以经邦济世。如若再存谦让之心,一意孤行,我担心天下大事从此将要完结。如今国家衰微,朝纲不振,一旦亡国,恐怕死无葬身之所。由此说来,足下的去留就关系到时代的兴废,时代的兴废事关社稷存亡。足下长思静算,就可以鉴别其中的得失。希望足下废弃隐居之心,遵循众人之愿。”殷浩再三辞让,从三月直至七月,才接受征召。
殷浩与桓温彼此猜疑,相互不和,不听劝告抗衡桓温
永和三年(347年),安西将军桓温消灭成汉政权,因此项功勋,桓温的威望和势力都强盛起来,但同时令朝廷忌惮他。司马昱因为殷浩有极高的名声,又受朝野推崇,所以视殷浩为心腹之臣,以抗衡桓温,于是殷浩与桓温彼此猜疑,相互不和。此时适逢殷浩的父亲殷羡病故,殷浩离职守孝。朝廷命蔡谟代管扬州,等待殷浩。殷浩服丧期满,朝廷征召他担任尚书仆射,但他没有就职。依旧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参与朝政。颍川人荀羡少有美名,殷浩召他为部属,命他镇守义兴、吴郡,作为党羽。王羲之私下劝说殷浩、荀羡,希望他们与桓温团结和好,不要内部制造矛盾,但殷浩不听从。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平行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殷浩简介

殷浩(303年―356年),字渊源(因《晋书》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故改为深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东晋时期大臣、将领。早年以见识度量、清明高远而富有美名,酷爱《老子》,隐居十年不曾出仕做官,后受召会稽王司马昱征召入朝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当时桓温的势力因消灭成汉而逐渐坐大,司马昱为和桓温抗衡,开始有意栽培殷浩,令其参与朝政。因此,桓温和殷浩的两股势力开始令东晋朝廷内部矛盾激化。王羲之、荀羡等人纷纷写信劝阻,殷浩一概不理。永和五年(349年),后赵皇帝石虎病死,诸子争位而致关中大乱,东晋朝廷开始决策北伐,并任殷浩为中军将军。永和八年(352年),殷浩奉命北伐,出兵攻打许昌、洛阳。永和九年(353年),殷浩中计兵败许昌,桓温趁机上表弹劾,朝廷只得将殷浩废为庶人,流放东阳。永和十二年(356年),殷浩病死于东阳,时年53岁。

中文名
殷浩
国    籍
东晋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303年
逝世日期
356年
职    业
官员、将领
代表作品
文集五卷,隋书志、唐书经籍志有四卷传世
籍    贯
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
官    职
中军将军、都督诸军事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