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颖
司马颖镇守邺城,遥控政权,与皇帝不相上下,因他的野心而令百姓失望,四面楚歌招来杀身之祸
司马颖获大权后回他的根据地邺城,继续遥控政权,排场与皇帝可以比较,目无皇帝,处处展现其夺位野心,又任用孟玖,这令人民都大失所望,也给其他有野心的王有了讨伐的借口与机会。
永安元年(304)七月,司空、东海王司马越传檄四方,与左卫将军陈眕,殿中中郎逯苞、成辅及长沙王故将上官巳召集四方共讨司马颖,召集了十多万人,让司马覃复位,并挟惠帝北征邺城。司马颖知道后大为惊震,想要逃跑,其部下劝其不要,司马颖就召集各人商量对策。东安王司马繇认为皇帝亲自来讨伐,应该投降请罪,司马颖不肯。司马王混及参军崔旷则劝司马颖迎战,司马颖赞同,派遣奋武将军石超率五万兵马赴荡阴(今河南汤阴)。陈眕的两位弟弟陈匡与陈规亲自到司马越军中,声称邺城中司马颖部下听到皇师到来已经离散。东海王司马越信以为真,军队于是防备松懈。石超与司马越军荡阴于激战,越军大败,甚至射伤惠帝,左右都争相逃命,将惠帝遗下草地上。石超于是把晋惠帝送到邺城,司马颖改年号为建武,并杀害了之前劝司马颖投降的东安王司马繇。
司马越在兵败时先逃到下邳,当时的徐州都督、东平王司马楙不接纳他,司马越就逃回其封地东海国(今山东郯城北)。司马颖以同是宗室兄弟的名义,下令宽恕司马越,要招他回朝,司马越不应命。陈眕和上官巳则带太子司马覃守洛阳,司马颙当时也派遣张方率兵二万助司马颖。但大军到达时司马越军已败,就乘机进驻洛阳,上官巳派苗愿抵抗张方但失败,司马覃却袭击上官巳,上官巳和苗愿逃走,司马覃则向张方投降,再次被废。
司马颖出兵讨司马腾兵败被废,离开朝廷,返回封地成都国
司马越的亲弟弟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及安北将军王浚,杀死司马颖所置的幽州刺史和演。于是司马颖出兵讨伐司马腾。八月,王浚联合段部鲜卑首领段务勿尘,乌桓羯朱以及东嬴公司马腾同起兵讨司马颖,发兵邺城。司马颖派遣新任的幽州刺史王斌及石超、李毅等人前往抵挡王浚的幽州兵。返回左国成的刘渊也派左於陆王刘宏带领五千精锐匈奴骑兵前去会同司马颖部将王粹部队,希望共同阻击东嬴公司马腾并州兵。不幸的是王粹军很快被司马腾打败,刘宏只得无功而返。王浚、司马腾于是合兵击王斌,大破王斌。王浚以主簿祁弘为前锋,又大败石超于平棘,乘胜进军邺城。战败消息传至邺,人心惶惶,官僚士兵相续作鸟兽散。司马颖甚是恐慌,卢志率数十骑挟晋惠帝连夜奔往洛阳。羯朱的军队一路追赶司马颖等人到朝歌,追不上才放弃。十一月,当时控制洛阳司马颙将张方又挟持晋惠帝、成都王司马颖、豫章王司马炽等迁往司马颙势力的腹地——关中长安,以避敌锋。同月,恢复永安年号。十二月丁亥,诏曰:“天祸晋邦,冢嗣莫继。成都王颖自在储贰(皇太弟是皇位继承人),政绩亏损,四海失望,不可承重,其以王还第。”司马颙废除皇太弟司马颖,令司马颖离开朝廷、返回封地成都国。司马颙自行选置百官,改秦州为定州,改元永兴,并以豫章王司马炽任皇太弟。司马颙又让晋惠帝下诏,立远在东海国的司马越为太傅,要司马越回朝与太宰司马颙共同辅政。司马越不受封授。司马颖奔于关中后,司马越以平昌公司马模为北中郎将,镇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