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司马颖受封成都王,斥责贾谧对司马遹的傲慢无礼,讨伐赵王,造棺木收殓黄桥八千士兵,名望更高

作者:司马颖

 

司马颖受封成都王,益洲沦陷后拜任越骑校尉,斥责贾谧对司马遹的傲慢无礼
太康十年(289),时年11岁。受封成都王,以益州的蜀郡、广汉、犍为、文山为其的封国,食邑十万户。后来蜀中大乱,304年李雄称成都王,建立成国,益州沦陷。

后拜越骑校尉,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
元康九年(299),时年21岁。散骑常侍贾谧与皇太子司马遹下棋,贾谧与司马遹争道,态度颇为倨傲。司马颖在坐,厉声斥责贾谧:“皇太子国之储君,贾谧何得无礼!”。贾谧惧,言于皇后贾南风,于是下诏封司马颖为平北将军,离京出镇邺城。后转镇北大将军。
司马颖升任片北大将军讨伐赵王,战败欲退保朝歌,接纳虑志造棺木收殓黄桥八千士兵,而使他的名望更高
永宁元年(301),时年23岁。赵王司马伦篡位称帝,升任司马颖为征北大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齐王司马冏传檄讨逆、起义兵反司马伦时,成都王司马颖从卢志之言,发兵响应,与河间王司马颙、齐王司马冏共讨司马伦,行军至朝歌,众二十余万。先锋赵骧与敌将士猗、许超、孙会战于黄桥,败绩,死伤八千余人。司马颖欲退保朝歌,王彦、卢志劝谏:“现在我军失利,敌军得志,有轻敌之心。若现在退缩,士气沮丧,则不可复战。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如挑选精兵,连夜进军,出其不意,以奇制胜。”司马颖从其言,帅诸军击之,大战于湨水,敌大溃,孙会弃军南逃,司马颖军于是渡过黄河,乘胜长驱直入。
四月,左卫将军王舆与尚书广陵公司马漼领兵入宫杀孙秀等人,幽禁司马伦,迎惠帝复位。司马颖入京都时,赐死司马伦。同时派赵骧、石超等助齐王司马冏在阳翟攻讨虏将军张泓,张泓见势投降。司马冏此时才可率兵众入洛阳,自以第一个举兵讨伐而专擅威权。司马颖亦不领功,向惠帝说是大司马司马冏之功勋,托辞出宫,回镇邺城。
六月,回邺城后,惠帝下诏派兼太尉王粹赐司马颖加九锡殊礼,进位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加黄钺、录尚书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接受大将军封衔,辞让殊礼九锡,又上表提及参与讨伐的功臣卢志、和演、董洪、王彦、赵骧等五人,全部封为开国公侯。司马颖又上表请求运十五万斛粮食解救受战祸影响的阳翟居民,更接纳虑志建议造棺木、收殓黄桥战死的八千士兵,又设立墓园、祭堂和纪功碑,并表彰其家,加两级优待;并命河内温县长官埋葬司马伦的一万四千名战死士卒。这些举动使司马颖的名望更高。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谁为谁づ惆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司马颖(279-306),字章度,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兄弟,晋愍帝司马邺的叔父。《晋书》卷59 列传第二十九中将他和另外7个宗室藩王合传,故有“八王”之称,成都王司马颖便是“八王之乱”其中一王。太康十年(289)受封成都王。299年,由于结怨于贾谧,皇后贾南风下诏出为平北将军,镇守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齐王司马冏传檄讨逆。302年,齐王司马冏专权,河间王司马颙上表数其罪状,司马颖起兵响应。303年,与司马颙合谋攻长沙王司马乂。304年,司马越囚禁司马乂,向颖、颙联军投降。司马颖除去朝中的司马乂后,增封二十郡,拜丞相,又立为皇太弟。这时期的成都王司马颖达到了他的权利顶峰。八月,王浚与司马腾讨伐司马颖,司马颖等挟惠帝奔洛阳。十二月,司马颙废皇太弟颖,遣送回藩。306年九月,顿丘太守冯嵩执成都王颖及二子,送邺,范阳王司马虓不忍杀而幽之。十月,司马虓暴毙。虓长史刘舆矫诏赐死颖及二子。时年28岁。

本    名
司马颖
字    号
字章度
所处时代
西晋
民族族群
晋人(汉族)
出生时间
咸宁五年(279)
去世时间
光熙元年(306)
祖    籍
河内温县
爵    位
成都王
封    地
成都国
官    职
丞相、皇太弟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