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羊祜德操清美,忠贞而坦诚,纯正而才高,是文武兼备的人才

作者:羊祜

 

羊祜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业绩和名望一定和岘山一样永存于世。
郭奕:“此今日之颜子也。”
邹湛:“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
司马炎:“蹈德冲素,思心清远。始在内职,值登大命,乃心笃诚,左右王事,入综机密,出统方岳。”“祜固让历年,志不可夺。身没让存,遗操益厉,此夷叔所以称贤,季子所以全节也。今听复本封,以彰高美。”
孙盛:“抗与羊祜推侨、札之好。抗尝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有疾,祜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于时以为华元、子反复见於今。”
房玄龄:“泰始之际,人祇呈贶,羊公起平吴之策,其见天地之心焉。昔齐有黔夫,燕人祭北门之鬼;赵有李牧,秦王罢东并之势。桑枝不竞,瓜润空惭。垂大信于南服,倾吴人于汉渚,江衢如砥,襁袂同归。而在乎成功弗居,幅巾穷巷,落落焉其有风飚者也。”“汉池西险,吴江左回。羊公恩信,百万归来。”
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范仲淹:“休哉羊叔子,辅晋功勋大。化行江汉间,恩被疆埸外。中国倚而安,治为天下最。开府多英僚,置酒每高会。徘徊临岘首,兴言何慷慨。此山自古有,游者千万辈。堙灭皆无闻,空悲岁月迈。公乎仁泽深,风采独不昧。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卓有王源步,文学伟当代。借麾来襄阳,高怀极恬退。山姿列云端,江响拂天籁。行乐何逍遥,览古忽感概。不见叔子祠,芜没民畴内。千金赎故基,庙貌重营绘。襄人复其祀,水旱有攸赖。太守一兴善,比户皆欢快。源叔政可歌,又留千载爱。”
韦不伐:“羊公民爱深,原叔复善政。缉祠流声诗,才德交辉映。”
陆游:“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徐钧:“平吴献策了无遗,馈药人无酖毒疑。最是感人仁德厚,当时堕泪有遗碑。”
郝经:“魏晋以来,专尚诈力以相倾轧。羊祜独务德信,开示公道,不为掩袭,使吴人心服,一举而奄有江淮,混一区夏;孔明之后,一人而已。至于谓‘王衍必败俗伤化’,告武帝以‘既平之后,当劳圣虑’,卒皆如其言,晋氏之圣臣也。”
 

 

 

 

唐德宗时期,追封古代六十四名将,为其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羊祜。

陈元靓:“惟兹羊公,命世之雄。鹰扬江表,鹗立天中。修饬军政,内赞朝聦。西晋帝业,实羊之功。”
王义山:“某仰惟某官学通六艺,忠贯三精,其谋略则荀攸、贾诩之密,其经济则周瑜、鲁肃之英,其吟啸则谢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则羊祜、陆逊之仁。”
王世贞:“吾以为叔子智者也,得老氏之用而精之者也,若于仁则吾斯之未敢信。何以知其然也?夫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曰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下之道夫此数者皆叔子之所饶有也,得俘儿而不杀,缚敌将而放归,此非慈乎?轻裘缓带,铃阁之下,不过数人。此非俭乎?一闻开府,踧踖不居,而让之三光禄,此非不敢先乎?追斩敌将,怜其死节,而厚殡殓之,此非哀者胜乎?大业垂就,而预为容棺之墟以待,此非功成名遂身退者乎?虽叔子为德于吴厚矣,然未尝一日而忘灭吴,则又老氏之所谓将欲取之必故与之者也。且夫曹爽樗而魏之族也,其志犹有魏也,司马氏材而魏之贼也,其志已无魏矣。叔子,魏臣也,何以策爽之必败而远之,策昭之必取而就之;陈留王之立也,何以不愿为侍臣,而求外补吏也;未几而何以安为相国从事中郎,掌机密也;贾充,小人也,何以出关中而密疏留之,葢策贾充之必不成出也。凡此皆所谓智也。夫仁人者,明其道、不计其功,而吾何敢信焉?虽然自魏晋之际未有如叔子之贤者也。以司马氏腹心,叔子最贤,而尚无后;张华次贤,则僇而无后。然二子尚犹成其名也。”
陈子龙:“自汉以后,文武渐分,然犹有虞诩、诸葛亮、周瑜、陆逊、司马懿、羊祜、杜预、温峤、谢玄、韦睿、崔浩、李靖、裴行俭、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韩琦、李纲、虞允文之徒奋策儒素建功阃外,为时宗臣。彼岂必有抟虎之力,射雕之技哉?不过深明古今之事,能决机宜之便耳。”
李慈铭:“若羊祜之厚重,杜预之练习,刘毅之劲直,王濬之武锐,刘弘之识量,江统之志操,周处之忠挺,周访之勇果,卞壸之风检,陶侃之干局,温峤之智节,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奥,贺循之儒素,刘超之贞烈,蔡谟之检正,谢安之器度,王坦之之风格,孔愉之清正,王羲之之高简,皆庸中佼佼,足称晋世第一流者,盖二十人尽之矣。”
毛泽东在晚年也曾多次调阅《晋书·羊祜传》,并在书封写下题记,对羊祜也有过高度的评价。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羊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满足╮”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羊祜简介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共掌机密。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咸宁四年(278),羊祜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

中文名
羊祜
别    名
叔子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泰山南城
出生日期
公元221年
逝世日期
公元278年
职    业
战略家、政治家
主要成就
西晋开国元勋 
定策灭吴
代表作品
《雁赋》《让开府表》《请伐吴表》《再请伐吴表》
封    爵
钜平侯
追    赠
侍中、太傅,持节如故
谥    号
典    故
羊陆之交、不舞之鹤、折臂三公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