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王肃任黄门侍郎,继承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

作者:王肃

 

王肃任黄门侍郎,继承其父爵位,迁散骑常侍。

王肃是王朗的长子,出身于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他十八岁时,跟从大儒宋忠学习《太玄》,还为《太玄》做注解。
黄初(220年—226年)年间,王肃任散骑黄门侍郎。
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王肃世袭其兰陵侯爵位。
太和三年(229年),升任散骑常侍。
 

 

王肃兼任秘书及崇文观祭酒,上疏劝阻曹真征伐蜀汉,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
太和四年(230年),大司马曹真率军伐蜀汉,王肃上疏劝阻,正逢秋雨连绵,栈道断绝,加上太尉华歆也上疏谏止,曹真等于是撤军。王肃又上疏说:“应该遵循旧礼,为已经去世的大臣发丧,并向宗庙进献果品。”这些事都得以施行。王肃又上疏陈述为政之本,认为应该裁撤、合并多余的官员,减少不急需的俸禄,停止不必要的费用,又建议恢复古代五日一朝的制度。
青龙二年(234年),山阳公刘协去世,王肃上疏认为应该给其“皇”的谥号,魏明帝没有同意,追谥其为汉孝献皇帝。王肃后来以散骑常侍身份兼任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
景初(237年—239年)年间,明帝大修宫室,使得百姓负担沉重,无法专心从事农业生产,而服役没有期限,刑罚过于随意。王肃上书劝谏明帝,又认为可以摈弃在鸟兽上花费的那些粮草人力。
明帝还曾与王肃讨论东汉白马令李云给汉桓帝的上疏,王肃认为李云的言辞虽然有些偏激,但汉桓帝杀李云也是不宽容的表现,并不正确。还谈及司马迁,明帝认为司马迁受宫刑后心怀怨恨写《史记》诋毁汉武帝,而王肃认为司马迁是良史之才,是汉武帝自己看完汉景帝和自己的本纪后深怀怨恨,而不是司马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黑白梦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肃简介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郯城西南) 人。三国时曹魏著名经学家,王朗之子、司马昭岳父。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世袭父亲兰陵侯爵位,任散骑常侍,又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后历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曹芳被废,他以持节兼太常迎接曹髦继位。又帮助司马师平定毌丘俭之乱,再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卫将军,谥号景侯。唐代时作为二十二先贤配享孔子。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09年),追赠司空。王肃师从大儒宋忠,曾遍注群经,对今、古文经意加以综合。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礼记》、《左传》、《国语》等,编撰《孔子家语》等以宣扬道德价值,将其精神理念纳入官学,其所注经学在魏晋时期被称作“王学”。

本    名
王肃
字    号
字子雍
所处时代
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
出生时间
195年
去世时间
256年
主要作品
《孔子家语》《孔丛子》
主要成就
开创魏晋时期的“王学”
籍    贯
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郯城西南)
官    职
中领军、散骑常侍
爵    位
兰陵侯
追    赠
卫将军(曹魏)、司空(北宋)
谥    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