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郑玄之子郑益恩在孔融被黄巾军围困时赴难而死,郑玄中年丧子,幸儿子有一遗腹子

作者:郑玄

 

对郑玄的家庭成员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远祖:郑国,字子徒,是孔子的弟子,其后世封为朐(qú)山侯。
八世祖:郑崇,字子游。为高密大族,西汉哀帝时官至尚书仆射,《汉书》中有传。
儿子:郑益恩,被北海国相孔融举为孝廉,后孔融被黄巾军围困,郑益恩赴难而死。
孙子:郑小同,字子真,官至侍中,曾与郑冲同时教授曹髦《尚书》。
史料记载编辑
《后汉书·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对郑玄的墓地祠堂进行简单介绍
郑玄墓位于山东省高密市双羊镇郑公后店村。墓高6米。墓前15米处有郑公祠, 始建于东汉末年,历经唐、清、民国多次重修。祠砖石结构,三开间,三面围墙,东开门,名“通德门”。祠前有古柏,传为郑玄所植。祠侧原有石碑多块,今存其二。1986年郑玄墓被公布为高密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又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玄墓与郑公祠是省级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可惜你的手、我不能握”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郑玄简介

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潍坊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与晏婴、刘墉并称为“高密三贤”,后人纪念其人建有郑公祠。

中文名
郑玄
别    名
郑康成、郑司农、后郑
国    籍
汉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北海高密
出生日期
公元127年8月29日
逝世日期
公元200年
职    业
思想家、经学家
信    仰
儒学
主要成就
创立郑学,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整理古籍,博采众家之长
代表作品
《天文七政论》《中侯》
官    职
大司农(未就职)
追    封
高密伯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