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戾太子
刘据墓位于河南省灵宝县,西北处有“归来望思台”和“思子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景观。
根据史书记载,刘据死后与两位皇孙并葬于湖县。
戾太子墓位于位于河南省灵宝县西50公里的豫灵镇底董村南约2公里处。位于最南面的墓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50米,高约50米,占地面积10余亩,为武帝太子刘据之墓冢。与太子冢西北相接处有皇孙冢两个,乃是刘据之子冢。俗称“皇孙冢”。三冢规模呈由南向北等量递减之势。
戾太子墓北约1.5公里处,有一石碑,原碑高1.6米,宽0.85米,厚0.1米,正面刻着“汉台风雨”四个大字。西北2.5公里处,原有“归来望思台”和“思子宫”,为汉武帝时所建,以表汉武大帝对太子的哀思,唐时尤存[95] 。历朝历代刘姓子孙祭拜不断,香火旺盛,引来游客络绎不绝,是原阌乡县八大景之首,现为灵宝十三景之重,属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景观。
西汉诸陵墓规模之大、修建之豪华应属茂陵为其中之最。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兴平县城东北12公里处。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开始建筑陵墓,武帝在位54年,茂陵就营建了53年。陵高“违规超限”达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四周边长达千米,状如覆斗。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太子冢比茂陵还高大,可见武帝晚年之悔。
太子刘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记载简介。
书名 | 篇目 |
---|---|
《史记》 | 《外戚世家》 |
《万石张叔列传》 | |
《卫将军骠骑列传》 | |
《汉书》 | 《武帝纪》 |
《昭帝纪》 | |
《宣帝纪》 | |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 |
《五行志》 | |
《季布栾布田叔传》 | |
《卫青霍去病传》 | |
《张汤传》 | |
《武五子传》 | |
《蒯伍江息夫传》 | |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 |
《霍光金日磾传》 | |
《魏相丙吉传》 | |
《隽疏于薛平彭传》 | |
《郑范陈贾张列传》 | |
《儒林传》 | |
《外戚传上》 | |
《资治通鉴》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
《卷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