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同治帝生在帝王之家是他的幸运,但是他的一生无所作为,婚姻不幸,受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又是他的不幸,在《清史稿》中对他所亲政的时期称为“同治中兴”

作者:同治帝

 

同治帝生在帝王之家是他的幸运,但他与母亲关系不好,婚姻不幸,一生无所作为又是他的不幸
载淳十三年皇帝,十九年的人生,是有幸还是不幸。说同治他有幸的,是出生在帝王之家,享受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尊荣,过着锦衣玉食,钟鸣鼎盛的生活,没有兄弟跟他竞争,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但是同治也是不幸的,第一大不幸,幼年丧父,六岁父亲就死了,第二大不幸,童年就被放到宝座上,不能享受童真之乐。第三大不幸,跟他母后关系不好,经常受到训斥。第四大不幸婚姻不如意。第五大不幸,才十九岁就一命呜呼了。
纵观清朝十二帝,载淳确是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世人皆叹载淳可悲可怜,短暂一生无所作为。其实载淳并不真是无所作为,在其在位期间,出现了同治新政。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议政王奕主持政务,互相配合,推行新政。
同治帝在《清史稿》中的历代评价,他所亲政的时期被称为“同治中兴”
《清史稿》:穆宗冲龄即阼,母后垂帘。国运中兴,十年之间,盗贼划平,中外乂安。非夫宫府一体,将相协和,何以臻兹?泊帝亲裁大政,不自暇逸。遇变修省,至勤也。闻灾蠲恤,至仁也。不言符瑞,至明也。藉使蕲至中寿,日新而光大之,庸讵不与前古媲隆。顾乃奄弃臣民,未竟所施,惜哉!
史学界有这样评价:“宣宗好俭,穆宗好奢。”
萧一山:文宗、穆宗,巽懦童騃,曷能当此大局?然亦无显著之失德。
贾熟村:同治帝载淳在位期间,经过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等人的倡导,也办了一些所谓“洋务新政”。因此,封建史学家称道这一时期为“同治中兴”。但是,所谓“同治中兴”却与同治帝载淳没有多大关系。当时的实际统治者是其生母慈禧和皇叔奕。载淳幼年时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
芮玛丽:“同治中兴的伟大目标是复兴儒家价值观念及其制度。”
张艳:总的说来,同治时期,统治者包括洋务派的各项改革措施仍是为了保存传统封建体制。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继续更新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军之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本    名
爱新觉罗·载淳
别    称
同治皇帝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地
紫禁城储秀宫
出生时间
1856年4月27日
去世时间
1875年1月12日
主要成就
兴办洋务运动,史称“同治中兴”。
年    号
同治
谥    号
毅皇帝
庙    号
穆宗
逝世地
紫禁城养心殿
陵    寝
清惠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