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帝和慈禧唯一的儿子,幼年天子,6岁即位,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年号“祺祥”

作者:同治帝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帝和慈禧唯一的儿子,6岁即位,年号“祺祥”
主词条:庚申之变、顾命八大臣、辛酉政变
咸丰六年(1856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载淳生于储秀宫。咸丰八年(1858年),载淳的弟弟悯郡王早夭,其后载淳一直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也是慈禧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载淳开始上学,由编修李鸿藻授读。七月,咸丰帝病危,召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代写珠谕,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上述大臣赞襄政务,咸丰帝去世后,6岁的载淳即位,拟定年号“祺祥”,载淳嫡母钮祜禄氏和生母叶赫那拉氏并尊为皇太后。


咸丰死后慈禧太后勾结奕訢发动北京政变。当时,朝廷主要分为三股政治势力:其一是顾命大臣势力,其二是帝胤势力,其三是帝后势力。三股政治势力的核心是载淳,哪股政治势力能够同帝后势力相结合,它就会增加胜利的可能性。慈禧太后鼓动东宫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夺权力,暗中联络在京的恭亲王奕訢为援。御史董元醇奏清皇太后进行垂帘听政,并派恭亲王辅政。八大臣以清朝无此先例,令军机处拟旨斥驳。慈禧串通慈安拒绝盖印,将折旨留中不发。八大臣以“搁车”示威,迫使两宫太后让步,颁发驳斥董折谕旨。事后八大臣以小胜而疏于防范,其对手则加紧暗中策划。在取得外国势力支持后,奕訢不顾八大臣梗阻,于九月中旬奔丧热河,与两宫密谋政变之策,召鸿胪寺少卿曹毓英密拟拿问各旨,旋即返京布置。奕訢争取到朝中大学士贾祯、周祖培、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的支持,握有兵权的僧格林沁、胜保等人也表示效忠于两宫太后。在两宫太后催促下,八大臣同意回銮北京。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二十六日两宫太后和幼帝载淳启程回京,肃顺护送咸丰帝灵柩后行。十一月一日两宫太后抵京,即召见奕訢等王大臣,安排政变事宜。次日,将载垣、端华、肃顺等革职拿问,罢景寿等军机大臣职。三日命奕訢为议政王,入军机处,并以桂良等五人为军机大臣。七日改年号“祺祥”为“同治”。八日诏赐载垣、端华自尽,肃顺处斩,景寿、匡源、杜瀚、焦祐瀛褫职,穆荫遣戍军台。
同治帝幼年天子,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主词条: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下谕命曾国藩左宗棠保住衢州并且进而解徽州之围。命曾国藩调兵遣将保卫上海不受太平军的侵扰。调蒋益澧部赴左宗棠军。不久太平军进逼上海,薛焕上书英、法各国将派兵协同清军围剿太平军,同治帝嘉奖了他。捻军侵扰沭阳,载淳下谕僧格林沁要南北兼顾进行驻防,清军克复莘县。不久李世忠的军队攻克了江浦、浦口。鲍超被提升为浙江提督,冯子材被提升为广西提督。二月,奉慈禧皇太后的懿旨,载淳在弘德殿入学读书,祁寯藻、翁心存等人授读。三月,编纂的关于帝王政治和前朝垂帘听政的书籍完成,命名为《治平宝鉴》。六月,京师同文馆设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培养翻译人才以利于开展洋务运动。闰八月,庆端军克复缙云,多隆阿军克复了荆紫关。各地军队也势如破竹,鄂军克复了竹山、竹谿、黔军克复了天柱、邛水、太平军逃窜到了老河口。
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左宗棠率军克复浙江的金华、汤溪、龙游、兰谿等地。 川军在四川大渡河围剿太平军的石达开,将其击破。七月,懿旨命惠亲王绵愉专门负责弘德殿皇帝读书的事,并命绵愉之子奕详、奕询给载淳做伴读。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太后懿旨要为载淳进讲《治平宝鉴》。六月,清朝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叛乱。七月,平定太平天国后进行封赏,晋封议政王恭亲王之子载澂为贝勒,载濬不入八分辅国公,载滢不入八分镇国公,加军机大臣文祥太子太保衔,宝鋆、李棠阶太子少保衔。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烧灼双眼的不仅是阳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军之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本    名
爱新觉罗·载淳
别    称
同治皇帝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地
紫禁城储秀宫
出生时间
1856年4月27日
去世时间
1875年1月12日
主要成就
兴办洋务运动,史称“同治中兴”。
年    号
同治
谥    号
毅皇帝
庙    号
穆宗
逝世地
紫禁城养心殿
陵    寝
清惠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