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白毓昆秘密加入同盟会,并决定以地理学救国。他在天津做教师时着实影响了一代爱国学子

作者:白毓昆

 

白毓昆是辛亥革命的坚强斗士,他秘密加入同盟会
一介书生,如果认定了某种正义信仰并为之奋不顾身,也能爆发出激荡古今的能量,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坚强斗士——白毓昆。
1908年,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聘请了同一位史地教员来校任职。晚清的大学引入西方大学管理模式,在教师的任用上采取聘用制,一人同时受聘于好几所学校任教,实属平常。这位同时受聘于两所学校的教员名叫白毓昆,来到天津之前,他已经是中国地理学界响当当的学者了。白毓昆,字雅雨;1868年生于江苏南通;1885年就读于江阴南青书院,1899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1903年任职于上海澄衷学堂,手编地理教科书经上海震东书局出版,在地理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白家是书香世家,白毓昆天资聪慧,从小爱读书,尤其喜欢历史书上特立独行的豪杰志士;18岁时中了秀才,可没想往仕途上奔;在就学和任教期间,结交了许多具有忧国忧民抱负的朋友,其中的一些在后来成为中华革命史上的干将;他喜欢地理,在潜心研究地理学时,了解到中国历史上曾经的版图,在近代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中一块儿一块儿被帝国主义列强蚕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油然而生;任教于上海澄衷学堂时,他秘密加入同盟会,并作出了一个将职业与志向优化组合的决定——以地理学救国。
白毓昆来到天津,以教书为掩护实际开辟北方工作,他做教师时着实影响了一代爱国学子
白毓昆来天津,不仅仅是为了教书。考虑到天津地近京畿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改变北方革命力量相对薄弱的不利形势,同盟会交给准备北上的白毓昆一个秘密使命,开辟北方工作。对此,白毓昆不遗余力。1909年,他与张相文、张伯苓等创建了中国地学会,身为编辑部长,他在出版的《地学杂志》上,撰写了大量启发大众爱国思想的地理学文章,宣传革命。课堂上,他言词激昂地向学生们介绍祖国地理山川,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启迪学生的民主爱国情怀;课堂外,他召集进步学生聚会畅谈时事,为革命网罗青年才俊,培养后续力量。工作对他而言,就是革命。而他课里课外的革命实践,也着实影响了一代爱国学子,包括后来为坚持马列主义信仰而光荣牺牲的共产党员——李大钊。
虽然他的激进言行为官方所不容,但两所学校对此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北洋法政学堂向来以推行新政及讲法求治为宗旨,在学术研究的同时,图谋法治的尊崇、政理的修明和国家的兴衰。北洋女子师范学堂也有提倡实务、爱国敬业的传统。如此土壤,使白毓昆的革命实践如鱼得水。揭露清朝统治者的弊端,痛斥帝国主义的侵略,培养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怀,这是白毓昆早期在天津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形式。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回忆的那份悸动ヽ停留心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白毓昆(1868.4.17 - 1912.1.7),辛亥革命烈士,字雅雨,号铣玉,江苏南通人。生于江苏南通小保家巷。1899年5月,考入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前身)师范院学习并任外院教习。离校后,相继任教于上海澄衷学校、北洋女子师范、北洋法政学堂等。1900年前后加入同盟会,受命在天津成立“红十字会”、“共和会”等革命团体。1911年12月31日,亲赴滦州(今河北省滦县)组织起义,成立北方革命政府,任参谋长。1912年1月5日,起义失败,他被清廷通永镇总兵王怀庆俘获,7日,被杀害于通州古冶。

 

中文名
白毓昆
别    名
字雅雨,号铣玉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南通
出生日期
1868年4月17日
逝世日期
1912年1月7日
毕业院校
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