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夏曾佑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所著《中国历史教科书》是用进化论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早年诗作表现了对时局艰危的哀伤与忧虑

作者:夏曾佑

 

夏曾佑所著颇有影响的《中国历史教科书》是用进化论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

他用进化论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所著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颇有影响。胡适读过该书之后,“深佩夏先生之功力见地”(胡适日记1930年8月14日)。鲁迅评价说:“我们不必看他另外的论文,只要看他所编的两本《中国历史教科书》,就知道他看中国人有怎样地清楚”。(《谈所谓“大内档案”》,收于《而已集》)。今人评价为“20世纪新式中国通史的第一部成名作”(《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回顾》作者:王家范)。

夏曾佑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早年作品表现了对时局艰危的哀伤与忧虑
夏曾佑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之一。光绪二十二至二十三年(1896~1897)间,他写过一些“挦扯新名词以自表异”(《饮冰室诗话》)的“新诗”,杂用佛、孔、耶三教经典语和科学名词,尝试以旧体诗的形式表现“新学”的内容,虽然幼稚,却是一种探索的努力。其诗今存200余首。早年作品表现了对时局艰危的哀伤与忧虑,如《浩吾襄孙饯别海上酒楼》其十四、《哭谭复生》和《出都和青来》其二等,后者说:“八百余年王会地,垂杨无语为谁春?”此后所作大都渗透着往事如梦、前途茫然的消极情绪,反映了一个时代落伍者的心境,如《己亥除夕》其二、《箱根重晤任公》、《上海赠麦孺博》等。曾佑写诗不规唐模宋,能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夏曾佑的诗,除散见于当时报刊外。有《夏别士先生诗稿》(传抄本),原为夏氏外甥朱义康录其遗诗所成,共100余题、200余首。《饮冰室诗话》引述的夏曾佑诸诗,与《诗稿》所收文字略有出入。梁启超所举七绝“冰期世界太清凉”,由《诗稿》得知系《杂诗》26首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烟花再美,也只是一瞬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夏曾佑(1863~1924)字遂卿,作穗卿,号别士、碎佛,笔名别士。杭县(浙江杭州)人。进士,授礼部主事。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他对今文经学、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对乾嘉考据学和诗文有相当的素养。此外他还注意学习外国史地知识和自然知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变法。后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用章节体编著《最新中国学》《中国历史教科书》,重版时改名《中国古代史》,是近代中国尝试用进化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民国时,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后调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中文名
夏曾佑
别    名
遂卿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杭县(今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1863年
逝世日期
1924年
职    业
学者、诗人
代表作品
《最新中国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