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夏曾佑与梁启超共同创办了《国闻报》,以宣传“变法图存”,所著的《中国古代史》被称为“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

作者:夏曾佑

 

夏曾佑参加维新活动,与梁启超等人共同创办了《国闻报》,以宣传“变法图存”

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曾官礼部主事、泗州知州,充两江总督文案。入民国,一度退居,后曾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平图书馆馆长。早年,曾与梁启超、谭嗣同交往密切,在一起研讨“新学”,参加改良派维新活动。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和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存”。年底,又与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文化和政治思想,鼓吹变法维新,对戊戌变法起了推动作用。变法失败后,《国闻报》被迫停刊,思想消沉,在政治上靠近洋务派。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底,出任安徽祁门知县,任期满后寓居上海。不久,被任直隶知州。

 

夏曾佑所著的《中国古代史》被称为“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曾参与“孔教公会”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因母丧未就任,居上海。在此期间,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预备立宪”,指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夏为随员之一。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赴日考察回国后,任泗州知州、两江总督署文案,曾撰文为清政府“立宪”制造舆论。
辛亥革命后,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后调任北京图书馆馆长。
著有《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名《中国古代史》,阐扬教育的作用,虽仅写到隋代,但书用章节体编写,突破传统的编撰方法,依据历史的进化和演变,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大时期,被人称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此外,他对今文经学、佛学均有较深研究,也能作诗。
民国初,曾参与发起“孔教公会”。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宁静致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夏曾佑(1863~1924)字遂卿,作穗卿,号别士、碎佛,笔名别士。杭县(浙江杭州)人。进士,授礼部主事。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他对今文经学、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对乾嘉考据学和诗文有相当的素养。此外他还注意学习外国史地知识和自然知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变法。后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用章节体编著《最新中国学》《中国历史教科书》,重版时改名《中国古代史》,是近代中国尝试用进化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民国时,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后调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中文名
夏曾佑
别    名
遂卿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杭县(今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1863年
逝世日期
1924年
职    业
学者、诗人
代表作品
《最新中国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