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长孙皇后拒绝干涉朝政,帝后之间的互动也是颇有情趣,在九成宫避暑之时挖出泉水,命人撰文并书刻《九成宫礼泉铭》以作纪念

作者: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拒绝干涉朝政,与太宗之间的互动也是颇有情趣
李世民爱重长孙皇后,尊重她的看法,即使朝政大事也毫不避讳。经常向长孙皇后询问朝中赏罚之事,长孙皇后不想回答时以“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为由拒绝干涉朝政。李世民却一定要和她讨论,再三询问,长孙皇后无奈之下决定不理踩丈夫,以沉默应对,对此李世民对妻子也毫无办法。 


朝政之外,长孙皇后和唐太宗的相处颇有有闲情逸趣。有一日春景正盛,长孙皇后在内苑游玩,见桃花灿烂,嫩柳抽芽,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便乘兴赋诗,名曰《春游曲》。太宗听闻后,“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贞观二年,幼子李治诞生,洗儿礼时,长孙皇后赠给幼子一个吉祥之物玉龙子。这本来是李世民于晋阳宫所得,看它“虽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便作为礼物送给了妻子,长孙皇后一直将它放在衣箱里,乘着这次幼子诞育,才又转赠。后来李唐皇帝“以为国瑞,帝帝相传”。

 长孙皇后与太宗在九成宫避暑之时挖出泉水,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刻《九成宫礼泉铭》以作纪念
九成宫作为避暑度假佳地,深得唐太宗的青睐。贞观六年,他和长孙皇后一起去九成宫避暑,兴之所至便拉着妻子在九成宫中散步,历览台观。帝后二人走到西城背阴处时,突然发现所处位置的泥土异常湿润。太宗放开妻子,拿起手杖朝地上深础,不多久,便冒出了泉水,帝后二人十分欣喜。太宗特地让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刻《九成宫礼泉铭》,以作纪念。
太宗与长孙皇后还常常奉养高祖,诚心尽孝。贞观六年十月(632年),太宗和长孙皇后回到京师,侍奉太上皇宴于大安宫。“帝与皇后更献饮膳及服御之物,夜久乃罢”贞观八年三月(632年),高祖在两仪殿摆宴,宴请西突厥使者,因贞观以来,功业极盛,四夷臣服,高祖十分高兴。太宗与长孙皇后互进御膳,又献服御衣物,长孙皇后执栉为高祖理发戴冠,看到高祖发已花白,心中感怀,与太宗皆不禁流泪,如同家人常礼。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鲨鱼爱上美人鱼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长孙皇后一般指文德皇后(长孙皇后),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  ,河南洛阳,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母亲高氏为汉族,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13岁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她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 。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即恒山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长乐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新城公主。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氏于36岁在立正殿崩逝,谥号文德皇后,十一月葬于唐昭陵。咸亨五年(674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尊号为文德顺圣皇后。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尝著有《女则》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春游曲》一首。

 

本    名
长孙氏
别    称
秦国夫人、赵国夫人、秦王妃、长孙皇后、文德皇后
字    号
小字观音婢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鲜卑裔)
出生地
河南洛阳
出生时间
公元601年3月15日
去世时间
公元636年7月28日
主要作品
《女则》,《春游曲》,《史论东汉明德马后》 
主要成就
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留下“千古贤后”的美名
谥    号
文德皇后
追    封
文德顺圣皇后
父    亲
长孙晟
母    亲
高氏,高劢之女,高士廉妹妹
兄    弟
无乃,无傲,无宪,无忌,无逸
夫    君
唐太宗(李世民)
儿    子
李承乾,李泰,唐高宗李治
女    儿
李丽质,城阳,李明达,新城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