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宋哲元参加“五原誓师”被任命为驻宁军总司令,1907年考入北洋陆军学院以过十年的南征北战1925年已被授陆军中将

作者:宋哲元

 

宋哲元1907年考入北洋陆军学堂,十几年南征北战,在1925年已被授为陆军中将
1907年春,宋哲元复到北京,考入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并于第六镇第十一协第二十二标第二营补名额,同年冬考升丙班学长。
1910年冬,宋哲元从武备学堂毕业,在本镇见习。1911年春随北海镇总兵陆建章到广东,任中军处委员。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2月陆建章调任京畿执法处处长,宋哲元回京任稽查员,认识了冯玉祥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宋哲元任左路备补军(统领陆建章)前营(管带冯玉祥)前哨哨长,驻防北苑。1913年8月任京卫军左翼第一团(团长冯玉祥)第一营前哨哨长。
1913年任连长。第二年围剿拉朗班师后,随着冯玉祥升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宋哲元亦升为副营长。此后,他跟随冯玉祥转战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并晋升为第二团少校团附。
1916年,随部驻防四川绵阳时,他与订婚三年的常淑清女士结为伉俪。
1917年7月,张勋在北京拥戴清朝废帝溥仪复辞,冯玉祥下天台山兴兵讨伐,宋哲元率部进攻北京击败张勋的部队。
1921年和1922年,由于攻打陕西原督军陈树藩部和攻打河南督军赵倜部有功,宋哲元升任团长、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
1922年11月20日,宋哲元授为陆军少将。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脱离了直系军阀系统,将部队改编为国民军,委宋哲元为国民军第十一师师长,次年秋季又委宋为热河都统。
1925年5月5日授为陆军中将。

宋哲元参加“五原誓师”被任命为驻宁军总司令,在宁夏统筹军实
1926年1月1日冯玉祥通电下野以转移视线,4日冯玉祥再电段祺瑞辞职,以职权交张之江,即离张家口赴平地泉,准备经蒙古赴俄,并以宋哲元任热河司令,宋哲元就任热河都统。1月27日,张之江、李鸣钟、鹿钟麟、宋哲元、刘郁芬等通电否认国民军“赤化”,也未能阻止吴佩孚张作霖的联合进攻,2月各系军阀联手进攻北京地区的国民军,宋哲元奉命去张家口和张之江、鹿钟麟等人经营冀察绥晋边界地区防务,以备不测。4月6日汤玉麟占领热河,国民军宋哲元退察哈尔,15日国民军撤出北京,主力退守南口,宋哲元任北路军总指挥,28日宋由多伦行抵张垣,与张之江鹿锺鳞协商防守问题。5月6日任国民军第二军军长、西路军总指挥,18日开始向晋军进攻,宋哲元任国民军西路总司令,主晋北进攻军事,一度攻克大同,进逼雁门,直、奉各方军阀加强进攻,战事激烈。7月19日奉军第十军副军长戢翼翘占多伦,宋哲元率军回援,晋北战事暂时缓和。8月14日,国民军因寡不敌众放弃南口,各将领自寻出路,宋哲元率部退到绥远。9月17日,宋哲元参加了“五原誓师”,10月初被任命为驻宁军总司令,在宁夏统筹军实,兼暂编第一师师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谁为谁づ惆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汉族,山东省乐陵市城关镇赵洪都村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他是冯玉祥手下西北军五虎之一,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称赞他“勇猛沉着”、“忠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1940年4月5日,宋哲元以中风不语病逝,葬于绵阳附近的富乐山,享年56岁。国民政府追升其为一级上将。

中文名
宋哲元
别    名
字 明轩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省乐陵市城关镇赵洪都村
出生日期
1885年10月30日
逝世日期
1940年4月5日
职    业
军人
毕业院校
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血战喜峰口
军    衔
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死后追授)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