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春秋的历史名人,春秋的诗人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
易牙

易牙

朝代:春秋

易牙,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也有写成狄牙的。他是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用为雍人。雍,古文作饔,是早餐、晚餐的意思。易牙作为雍人,就是专管料理齐桓公饮食的厨师。他擅长于调味,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查看全文

施之常

施之常

朝代:春秋

施之常,字子恒,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菏泽市)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查看全文

斗榖於菟

斗榖於菟

朝代:春秋

斗榖於菟一般指令尹子文,即斗子文,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春秋时楚令尹。斗姓,名榖於菟,字子文。若敖氏之后,斗伯比之子,其母即郧子之女。子文因五月五日生,父母以为不祥,被弃于云梦草泽中,传说由虎喂乳,后由郧...查看全文

文种

文种

朝代:春秋

文种(?-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收到范蠡留下的...查看全文

文姜

文姜

朝代:春秋

文姜(?-前673年),姜姓,名字不详,齐僖公之女,齐襄公异母妹,鲁桓公的夫人。与齐襄公乱伦被鲁桓公得知,齐襄公令彭生杀鲁桓公。以才华著称于当世,所以被称为“文”。...查看全文

弦高

弦高

朝代:春秋

弦高是春秋时期郑国商人,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临危不惧,机智用计骗了秦军,为救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查看全文

弥子瑕

弥子瑕

朝代:春秋

弥(mí)子瑕(xiá),卫之嬖大夫也,春秋时期将军。姓弥,他的名是瑕,现在俗称“弥子瑕”。韩非所作《韩非子·说难篇》有提及。...查看全文

廉絜

廉絜

朝代:春秋

廉絜(洁),姓廉,名絜(洁)、字子庸,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廉絜(洁)。字子庸”。生平事迹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苔父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胙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查看全文

庆父

庆父

朝代:春秋

庆父:姬姓,名庆父,又称仲庆父或孟氏。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第一个弟弟。三桓之一----孟孙氏之祖,死后谥号曰“共仲”。他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上卿。庄公去世,他派人先后杀死继位的子般和闵公,制造内乱。后他所逃奔的莒国受鲁贿赂,将其送回,...查看全文

庄姜

庄姜

朝代:春秋

庄姜是春秋时齐国的公主,姜是齐国皇族的姓,因为嫁给了卫国国君卫庄公,人称庄姜。最早出现在《诗经》里的一位美人,出身贵族,侯门之女,且美丽非凡。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诗经...查看全文

干将

干将

朝代:春秋

干将(gānjiāng)是春秋末期著名的铸剑师,相传为吴国人,与欧冶子同师,善铸造兵器,曾为吴王阖闾作剑。传说中的春秋末年吴国铸剑名匠。妻名莫邪。根据大约成书于东汉末年的《吴越春秋》记载,干将“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以铸铁剑。三月不成...查看全文

巫马施

巫马施

朝代:春秋

巫马施(前521-?),姓巫马,名施,字子期,亦称巫马期。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陈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以勤奋著称。《韩诗外传》卷一载,他为单父(今山东菏泽市单县)宰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使单父治。唐开元...查看全文

左人郢

左人郢

朝代:春秋

左人郢(ying),姓左,名人郢,字子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字行”,今从《孔子家语》),东周鲁国学者、孔子的门徒、“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临淄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南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左子”;...查看全文

左丘明

左丘明

朝代:春秋

左丘明姓氏、名字问题颇为复杂。一说复姓左丘,名明;又一说左氏,字丘,名明;一说原为姜姓,出自太公少子,初为丘氏,后改左氏。其中,复姓之说无据,难以成立;“丘”、“明”于义不相应,颇难合为名字;按新发现《左传精舍志》及近来学者研究,当以原为姜...查看全文

崔杼

崔杼

朝代:春秋

崔杼(?-前546年),又称崔子、崔武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后为齐国执政。灵公时曾率军伐郑、秦、鲁、莒等国。灵公病危,迎立故太子吕光(庄公),杀太傅高厚,他在齐执政二三十年,当国秉政,骄横异常,先后立庄公、景公,在朝大肆杀戮,使齐政局动荡。宣...查看全文

展获

展获

朝代:春秋

展获一般指柳下惠(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BC720年-BC621年),展氏,名获,字子禽(一字季),谥号惠,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或“和圣柳下惠”。出生地周朝诸侯国鲁国柳下邑,今属山东省济南市孝直镇展洼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查看全文

宰予

宰予

朝代:春秋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查看全文

宫之奇

宫之奇

朝代:春秋

宫之奇,生卒年不详,春秋时虞国辛宫里(今山西平陆县张店镇附近)人。他明于料事,具有远见卓识,忠心耿耿辅佐虞君,并推荐百里奚,共同参与朝政,对外采取了联虢拒晋的策略,使国家虽小而强盛。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春秋时期,各国攻伐不止,晋国与虞国...查看全文

宓不齐

宓不齐

朝代:春秋

宓不齐(前521或502-前445),宓姓,名不齐,字子贱。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宋国人。他注意修养,有君子之德,《公冶长》载孔子称赞他为“君子哉若人”。《吕氏春秋·察贤》记载,他为单父宰时,用“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结果是“身不下堂...查看全文

宋襄公

宋襄公

朝代:春秋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宋氏,名兹甫(?-前637年),《史记》中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查看全文

季武子

季武子

朝代:春秋

季武子即季孙夙(?-前535年),即季孙宿。春秋时鲁国正卿,前568-前535年执政。姬姓,季氏,名宿(一作夙),谥武,史称“季武子”。...查看全文

季札

季札

朝代:春秋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寿氏,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汉书》中称为吴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丹阳延陵镇),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查看全文

季文子

季文子

朝代:春秋

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查看全文

季孙行父

季孙行父

朝代:春秋

季孙行父一般指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查看全文

季孙夙

季孙夙

朝代:春秋

季孙夙一般指季武子(?-前535年),即季孙宿。春秋时鲁国正卿,前568-前535年执政。姬姓,季氏,名宿(一作夙),谥武,史称“季武子”。...查看全文

孟明视

孟明视

朝代:春秋

孟明视即百里视,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是百里奚的儿子。秦穆公的主要将领。他曾率领秦军与晋国决战,屡战屡败,但最终他还是战胜了晋军。秦穆公见晋国屈服了,就率领军队转到崤山,掩埋了三年前在这里阵亡的将士的骨...查看全文

孟姜

孟姜

朝代:春秋

孟姜(中国民间传说人物)一般指孟姜女(中国民间传说人物)。孟姜女的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上溯到《左传》。...查看全文

孙武

孙武

朝代:春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卫国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查看全文

孙子

孙子

朝代:春秋

孙子(中国古代军事家)一般指孙武(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今山东滨州惠民县)。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查看全文

孙叔敖

孙叔敖

朝代:春秋

孙叔敖(áo)(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蔿姓,名敖,字孙叔,楚郢都人(今纪南城)河南淮滨县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据今2600多年。楚国贵族蒍贾遭陷害,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蒍敖与母亲避难于现在的河南省淮滨县,改名孙叔敖...查看全文

孔忠

孔忠

朝代:春秋

孔忠,姓孔,名忠,字子蔑,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人。他是孔子兄孟皮之子,是孔子的侄子、门徒,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忠曾问孔子以行已之道(《孔子家语·弟子解》作“孔弗,字子蔑”)。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汶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郓城...查看全文

孔伋

孔伋

朝代:春秋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查看全文

子驷

子驷

朝代:春秋

子驷(?-前563)春秋时郑国正卿。穆公之子,名騑。郑僖公五年(公元前566年),他派人刺死僖公,佣立郑简公,并杀死反对他的群公子执政时,整顿田地的沟洫,以正疆界,损害贵族司氏、侯氏、堵氏、子师氏占有的田地。后来这些贵族起兵叛乱,他和同党子...查看全文

子路

子路

朝代:春秋

子路一般指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周敬王四十年...查看全文

子贡

子贡

朝代:春秋

子贡一般指端沐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对他好时他看人不顺眼,别人远...查看全文

子游

子游

朝代:春秋

子游即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汉族,春秋时吴地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查看全文

子有

子有

朝代:春秋

子有一般指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冉堌集村)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中国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查看全文

子我

子我

朝代:春秋

子我一般指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查看全文

子张

子张

朝代:春秋

子张一般指颛孙师(前503-?),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年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鲁哀公十八年(二十七岁时),子张将回老家陈国。但因楚已灭陈,于是把家搬至萧县车牛返定居并终老(现车牛返有子张故居)。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而...查看全文

子太叔

子太叔

朝代:春秋

子太叔即游吉(?~前507),姓游名吉。春秋时郑国正卿。年少有仪度,熟悉典故,支持子产改革,受到重视,郑定公八年(公元前522年)继子产执政,善于辞令,曾出使楚、晋等国。长于外交辞令,多次出使晋、楚大国,为政先宽后猛。时郑、宋一带流民结集在...查看全文

子夏

子夏

朝代:春秋

子夏一般指卜商,卜(bǔ)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现在,山东省巨野县有其嫡系后裔。性格阴郁,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查看全文

子兹甫

子兹甫

朝代:春秋

子兹甫一般指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宋氏,名兹甫(?-前637年),《史记》中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查看全文

子产

子产

朝代:春秋

子产一般指姬侨、公孙侨(?-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郑国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姬姓,氏公孙,名侨,字子产,号成子。出身于郑国贵族,郑简公十二年(前554)为卿,二十三年执政,相郑简公、郑定公20余年,卒于郑定公八年。根据《史记·郑世家...查看全文

嬴任好

嬴任好

朝代:春秋

嬴任好一般指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查看全文

姬颓

姬颓

朝代:春秋

姬颓一般指王子颓(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73年),姬姓,名颓,周庄王姬佗庶子,周釐王姬胡齐之弟,周惠王姬阆的叔父。深得其父周庄王的宠爱。公元前675年,王子颓联合蔿国等五位大夫发动叛乱,驱逐周惠王,自立为周天子。公元前673年,郑、虢二国...查看全文

姬重耳

姬重耳

朝代:春秋

姬重耳一般指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晋文公初为...查看全文

姬辟疆

姬辟疆

朝代:春秋

姬辟疆是春秋时卫国国君。后改名毁,前659-前635年在位。初因避内乱,出奔于齐。卫懿公九年(前660年),狄攻灭卫,齐桓公发兵来救,筑楚丘城(今河南滑县东),以遗民五千人立为卫君。他轻赋平罪,身自劳苦,力图恢复大业。至晚年,有革车三百乘,...查看全文

姬称

姬称

朝代:春秋

姬称一般指晋武公(前754年-前677年),又称曲沃武公,姬姓,名称,晋穆侯曾孙,曲沃桓叔之孙,曲沃庄伯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716年,继父位成为曲沃的国君,在吞并晋国前称曲沃武公。公元前678年,杀死晋侯缗,吞并晋国,并以珍宝贿赂...查看全文

姬申生

姬申生

朝代:春秋

姬申生,春秋时晋献公太子,秦穆夫人长兄,以孝行见著。后被骊姬被逼自杀。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是他的异母兄。...查看全文

姬朝

姬朝

朝代:春秋

姬朝,周王子。前505年逝世,是景王宠爱的庶长子,景王死,悼王继位,他作乱。悼王死,敬王继位,他又赶走敬王,自立为王。后被刺死,葬处不明。...查看全文

姬带

姬带

朝代:春秋

姬带即王子带(公元前672年─公元前635年),姬姓,名带,亦称叔带、大叔。因受封甘地(今河南洛阳南),谥号昭,故又称甘昭公。他是周惠王姬阆之子,周襄王姬郑异母弟,母为惠后。公元前649年,周襄王因王子带召引戎人侵犯周都之故,派兵讨伐王子带...查看全文

姬夫差

姬夫差

朝代:春秋

姬夫差,又称吴王夫差,春秋吴国末代国君,阖庐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在夫椒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在艾陵(今山东泰安)打败齐国。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与晋争霸,适逢晋室...查看全文

姬匄

姬匄

朝代:春秋

姬匄,姬姓,名匄,东周君主,谥号敬王。他是周景王的儿子,周悼王弟。周景王死后,周悼王继位。王子朝攻击并杀害周悼王,晋国攻打王子朝而拥立周敬王。此后敬王与王子朝不时仍有冲突。前516年王子朝逃到楚国。前505年春,楚国被吴国击败,险些亡国,周...查看全文

姬光

姬光

朝代:春秋

姬光(春秋吴国国君)一般指吴王阖闾(?―公元前496年),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查看全文

姬僚

姬僚

朝代:春秋

姬僚,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26-前515年在位。一名州于。吴王余昧之子。余昧卒,按吴王寿梦遗命,兄终弟及,当立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乃立子僚。时余昧长兄诸樊之子公子光(一说余昧子)不服,乘吴伐楚失利,使专诸于宴享时藏剑于鱼以进,刺杀之...查看全文

姜杵臼

姜杵臼

朝代:春秋

姜杵臼一般指齐景公(约前550年―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查看全文

姜小白

姜小白

朝代:春秋

姜小白一般指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查看全文

奚容箴

奚容箴

朝代:春秋

奚容葴,春秋时期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奚容葴(zhēn),奚容氏,名葴,字子晰,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弟子、学者、七十二贤之一(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唐开元二十七年,迫封为“下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济阳侯”;明嘉靖九年,改...查看全文

夫差

夫差

朝代:春秋

夫差即姬夫差,也称吴王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前48...查看全文

夏姬

夏姬

朝代:春秋

夏姬(约公元前640年前后―?),姬姓,名“少(上孔下皿)”,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郑州新郑)公主。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姚子。因为嫁给封地位于株林(今河南柘城县)的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御叔早死,与夏姬有一子夏征舒。夏姬...查看全文

名人姓氏分类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