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春秋的历史名人,春秋的诗人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
公西赤

公西赤

朝代:春秋

公西华(前509年-?,一说前519年出生),汉族,字子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东周时期鲁国学者、孔门弟子。唐玄宗尊之为「邵伯」,宋真宗加封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公西子」。公西赤有非常优秀的外交才能。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查看全文

公良孺

公良孺

朝代:春秋

公良孺,东周陈国人。汉族,妫姓,公良氏,名孺,字子正,一作子幼,又作公良儒、公襄儒,是陈国公族子弟,孔子弟子。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路过蒲地,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阻止孔子继续前进。公良孺自己带了五辆车跟随孔子,他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查看全文

公肩定

公肩定

朝代:春秋

公肩定,东周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公肩定,姓公,名肩定(一说复姓公肩,名定),字子中,东周鲁人(一说晋人),孔子的弟子、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查看全文

公祖句兹

公祖句兹

朝代:春秋

公祖句兹,亦称公祖兹,字子之,生卒年待考,汉族,东周春秋末期鲁国寝丘人(古蓼、蒋、黄、潘诸国所在,今河南固始),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在七十二贤中排位第四十三,享孔庙奉祀。...查看全文

公皙哀

公皙哀

朝代:春秋

公皙哀(生卒年不详),姓公皙,名哀,字季次,又字季沈。汉族,春秋末年齐国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查看全文

公孙龙

公孙龙

朝代:春秋

公孙龙,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孔子的弟子之一。...查看全文

公孙接

公孙接

朝代:春秋

公孙接,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齐国大将,因争桃论功之事自杀身亡。...查看全文

公孙侨

公孙侨

朝代:春秋

公孙侨一般指姬侨(?-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郑国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姬姓,氏公孙,名侨,字子产,号成子。出身于郑国贵族,郑简公十二年(前554)为卿,二十三年执政,相郑简公、郑定公20余年,卒于郑定公八年。根据《史记·郑世家》:“...查看全文

公夏首

公夏首

朝代:春秋

公夏首,春秋时期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公夏首,一作公夏守,字子乘,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查看全文

公冶长

公冶长

朝代:春秋

公冶长(?-?),公冶氏,名长,字子长、子芝。汉族,春秋时鲁国人,今山东诸城贾悦镇近贤村人。...查看全文

公伯缭

公伯缭

朝代:春秋

公伯缭,字子周,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汉族,鲁国人,《孔子家语》则没有将公伯缭列为孔子弟子。公伯缭曾在季桓子面前诋毁子路,子服景伯将之告诉孔子,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缭,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查看全文

先轸

先轸

朝代:春秋

先轸(?-前627年),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先轸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查看全文

俞伯牙

俞伯牙

朝代:春秋

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查看全文

伯虔

伯虔

朝代:春秋

伯虔(前501-?),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鲁定公九年,卒年不详,事迹亦不详。斗伯比后裔,勤奋好学,以儒行著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伯虔字子析,少孔子五十岁”(《孔子家语》作六十岁)。【索隐】伯虔字子折。家语作“伯处字子晳”,皆转...查看全文

伯嚭

伯嚭

朝代:春秋

伯嚭(bópǐ),春秋晚期人,原为晋国公族,姬姓。亦作白喜,晋伯宗曾孙,楚伯州犁孙。以父郤宛为楚平王所杀奔吴,吴王阖庐以为大夫,进太宰。夫差嗣位,为太宰相国。越灭吴,复为太宰。(《左传》哀二十二年越灭吴,二十四年,公如越,季孙...查看全文

伯乐

伯乐

朝代:春秋

伯乐本名孙阳,一说他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字子良,又称王良。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有同名歌曲《伯乐》,由歌手林宥嘉演唱。...查看全文

伍子胥

伍子胥

朝代:春秋

伍子胥即伍员(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一说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一说安徽省全椒县)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查看全文

伍员

伍员

朝代:春秋

伍员一般指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一说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一说安徽省全椒县)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查看全文

任不齐

任不齐

朝代:春秋

任不齐(前545-前468),字子选,汉族,春秋战国时楚国(今湖北)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排名第十七位,被唐朝皇帝追封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加封为当阳侯。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女吉...查看全文

仲由

仲由

朝代:春秋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查看全文

令尹子文

令尹子文

朝代:春秋

令尹子文一般指斗榖於菟。,即斗子文,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查看全文

介子推

介子推

朝代:春秋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查看全文

介之推

介之推

朝代:春秋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为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禄”、“功成身退”。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查看全文

九方皋

九方皋

朝代:春秋

九方皋是春秋时相马家。伯乐,人之所知也,以善相马名于天下。九方皋,山野鄙人,抱朴守天,不务名于世,知者稀矣。吾慨而叹之,名之于百度。复姓九方,名皋。一作九方堙。伯乐年长时举荐九方皋给秦穆公,使之相马。九方皋领命,三月后寻得一马。然而,说的是...查看全文

乐欬

乐欬

朝代:春秋

乐欬,姓乐,名欬,字子声,春秋末年鲁国人。生平事迹不详,孔门弟子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欬”作“欣”。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昌平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建成候”。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乐子”。...查看全文

中行桓子

中行桓子

朝代:春秋

中行桓子一般指荀林父(?-前593年),姬姓,荀氏,名林父,因曾任中行之将,以官为氏,别为中行氏,谥桓,又称荀伯、荀桓子、中行伯、中行桓子、中行林父,是逝敖的长子,知氏始祖荀首的哥哥。晋国中军将。因荀林父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史料中多用...查看全文

专诸

专诸

朝代:春秋

专诸,春秋时吴国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区西北)人,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查看全文

名人姓氏分类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 P
    Q
    R
    S
    T
    W
    X
    Y
    Z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