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高一

关于反法西斯的作文

《关于反法西斯的作文》【第一篇】

  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

  70年过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领会到过去那个时代的悲惨和伤痛,也永远难以感同身体会到受侵略战争的罪恶和灾难。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让今天的人们记住,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最残酷壮烈的战争,发生过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有过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有过"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历史,却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放弃的。

  时代的场景变化太大了,要让年轻一代真正记住历史,不能停留在概念式的说教上。真正完整有效的历史教育,是应当融会在生活之中的。它不应当仅仅是在纪念馆里才能看到,只是在书本中才能读到,它还应当以丰富、适当的形式渗透到我们居住的街区和生活的种种场景之中,这样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化为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很多年,里面的抗日战争小英雄王二小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儿童心目中的英雄;董成瑞的名字永垂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让抗日英雄们的鲜血白流!我们一定要努力读书,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学习本领,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为中国更加强大奉献一生。牢记英烈,开创未来!

高一:李宇鹏

《关于反反复复的作文》【第二篇】

  分,和,分分和和

  来来战六回合

  进,退,进进退退

  起起伏伏一波六折

  去,留,无意去留

  晃晃悠悠无所前后

  盼,愿,只是期盼

  团团圆圆,六步连缘

高一:耿晓丹

《关于反省的作文》【第三篇】

  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其实从小到大,做的每一件事,走的每一步路,都将会是自己人生里永远无法磨灭的烙印。

  高中,这就是高中吗?接下来我该怎么做?我要做什么?我到底为什么要上高中呢?高中三年我该怎么度过?这一切的选择到底对吗?人生又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我这辈子到底要做什么?和我的朋友比起来,我之前为什么失败?我到底错在哪?是因为我学习不够努力吗?如果是的话,人为什么又要学习呢?为什么而坚持,为什么而活呢?

  想着想着,眼里的泪珠不禁开始滑落,过往的一切犹如无声的电影一般,一幕幕浮现在我面前,从小到大,我各种补课,各种辅导资料,不但花去了父母的血汗钱,还耗尽了他们无数的精力和时间,而我呢、不但不懂父母的劳苦用心,还自作聪明,屡次食言,不求上进,自甘堕落。从前倒是快活了,但快活之后却落的如此下场,但最让我难过和内疚的是:当一切已成定局,爸爸和妈妈从没说过哪怕一句责备埋怨的话语,我一直觉得中考不能彻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我百分之百同意的是中考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刚满16岁的我,就要学着为自己做出人生中第一重大的选择,并对这个选择承担责任填志愿、报学校,一颗棋子变了,那么整盘棋也会随之而变,对于我而言,中考仿佛是场精神上的洗礼,经历了他,我才开始懂得认真反省自己,思考人生。

  我突然明白过来,当人生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我已经不能再依靠别人了,也不可能为我所做的事负责任,我之前的所说所做,不是在为父母,而是为了自己,自己的未来。当事情没有像自己心里想的那样发展时,我也不可能去责怪他人,埋怨环境,我必须学会如何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的逃避,那天站在新学校的门口的时候,我竟然把一切都想通了,虽然当时依然无法给出求学和奋斗的详细答案,但我心中一直有个声音,清晰而响亮的声音牵动着我:我不能一辈子这样下去!我必须做出改变!2013年8月31日,我决定彻底改变自己。

  记得姐姐告诉我:人生是要奋斗的,顺境要奋斗,逆境更加要奋斗。人生因奋斗而拥有意义,没有奋斗的人生就像行尸走肉一般,只有通过奋斗,你才能实现对未来的规划与理想,不管身边的坏境如何,一定要坚持自己梦想,因为只要肯下功夫,坚持努力,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性。

  是的,无论自己来自哪里,如何平凡,在梦想方面人人平等。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渺小,你依然有权利去追求崇高的梦想,只要敢做梦,才能有机会通过努力去实现梦,如果连梦都不敢做了那不是连一丝成功的几率都没了吗?

  所以我将坚持心中的梦想,我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但由于种种不同,我将不能很快与好同学持平,但我绝不会丧失信心,我会坚持努力,抵住失败,一次不行就尝试第二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通过时间积累慢慢进步。

  高中我来了,为了我的梦想,我会是我这只菜鸟,变成高飞于蓝天的雄鹰。

高一:倪周婷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