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书》学案
淄博实验中学 张敬涛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 作:造
B、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 道:通导
C、水颓以绝商颜 绝:渡,穿过
D、岁因以数不登 登:登上,攀上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 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
B、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 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
C、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 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
D、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 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
3、下列每组中对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B、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 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窴决河
C、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 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
D、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 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4、对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 今:现在,今天
B、故道多阪,回远 回:回来摘自: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C、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 拟:比拟
D、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漕:通行漕船
5、下面每组中加点的虚词语法和语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汤问其事,因言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B、以车转,从斜下下渭 还军灞上,以待大王之来
C、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于其身也,则耻师矣
D、是时武安候田蚊为丞相,其奉邑食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
译文:
②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
译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摘自: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11、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
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译文: 摘自: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译文:
参考答案:
1、D(D中的登是丰收的意思,今天的成语五谷丰登仍保留此意)
2、A(A中的并都是通傍,依靠,沿着的意思而B中前一个罢是使动,使疲惫,后一个罢是罢了,作罢C中前一个至于古今相同,后一个至于是到了,D中前一个于是是这时候,后一个于是和今天相同)
3、C(A中前一个而指的转折关系,后一个而是承接关系B中的前一个以是来,后一个以表示方位的界限D中前一个于表示在,后一个于表示比)
4、D(今:如果;回:回环;拟:比)
5、D(A因而;因为B用;表目的,来C比;对于)
6、①现在如果凿穿褒斜道,少山坂坡路,近四百里;而且褒水与沔水相通,斜水与渭水相通,都能通行漕船
②这样,汉中的粮食边可以运来,山东的粮食从沔水而上 没有险阻,比经砥柱漕运方便
7.B 名:动词,称名
8.D 均为副词,于是A.①代词,指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②副词,表推测,大概B.①介词,表原因,由于;②连词,表目的,来C.①介词,比;②介词,在
9.B ①是说他乐于助人,④是说他重视人才,⑥是说他迎合皇上
10.C 前后无因果关系
11.D 翟公与郑庄不是对比
12.(1)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 (2)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