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哲学家的小木屋 毛 萍 一直心仪海德格尔的小木屋! 1922年,在弗莱堡大学任讲师和胡塞尔助教的海德格尔在托特瑙山购得一小块地,请人同时自己也亲自动手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十分简陋的小木屋。从那时起,托特瑙山就成了他退身于世界之外时的居所,也是他哲学思考的冲锋高地。(萨弗兰斯基语)每当有空闲时,海德格尔就到他的小木屋去思考和工作,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就是在这个小木屋里写就的。 不曾有机会亲眼见见这个神奇的小木屋,但看过这个小木屋的照片,诗人王家新描述:小木屋的背后,是苍翠古老、随着山势起伏的黑森林边缘;小屋左侧的山坡,是冬季的滑雪胜地;小屋以下及对面晴朗的远方,整个狭长幽深的谷底和点缀着三五农家乡舍的开阔山坡,则在一种磅礴的精神大气中呈现。如此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居所,焉能不催生哲学之思? 哲学是孤独和宁静的学问。喧哗热闹可以讨论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经济、关于社会问题。但若要思考不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上帝、关于灵魂、关于宇宙的本源,则必须要走你的孤独之路,栖身于与宇宙、上帝、灵魂浑然一体的氛围里。 现今要找一个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栖身之地谈何容易!哲学家们早已告别坐冷板凳的时代,进入一个空前喧嚣鼓噪的世界。他们满世界飞来飞去,作报告、跑课题、评奖项、发文章、出专著 一个身心不能独处、不能宁静的人不复与本源为邻(荷尔德林语),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思想!常言道,文如其人,其实,文也如境。境不幽、不静,其文也就难免流俗。故有人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出废书! 哲学家的小木屋在我已然成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如同现象学家胡塞尔那样能够长达数十年甘于寂寞、远离名利,在一种宁静退隐状态下一再献身于哲学问题的境界和精神。胡塞尔曾有近十年的时间几乎什么也没有发表,他把自己独立于所有的外在的东西,积聚全部的思想能量,去冲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大哲学理论:现象学。这要是发生在今天,一定不可思议。在量化考评风行的今天,一个教授如果十年没有成果问世,那他就只有下岗。 胡塞尔有一句话,令我读后久不能平静: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时代的诱惑太多了!而永恒能值几个钱? 当我们困惑于时代的花里胡哨而忘记了永恒时,当我们厌倦了周围的嘈杂算计而急欲抽身离去时,我们太需要一个哲学家的小木屋来安顿我们漂泊迷惘的灵魂! 这个小木屋一定要建在乡野,最好是像海德格尔那样建在苍翠古老的森林边缘。支撑屋子的木头和板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屋子里简朴宁静,质朴的书桌旁陈放着一排排自己喜爱的书。小木屋的外面流淌着潺潺清泉,泉边开着不知名的野花。顺着清泉,一条小径通向森林的深处 (选自《散文》)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在作者的眼中,海德格尔的小木屋是神奇的,是因为它处在古老的森林边缘。 B.文如其人,文也如境,意思是说作者的性格、禀赋、情趣、喜好决定了他的文章风格,而一个人的性格、情趣等又是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C.文章几次写到现今许多哲学家、教授面临的处境和他们的行为,通过对比,突出了胡塞尔、海德格尔在宁静、孤独中积聚思想能量完成宏大哲学理论的非凡成就,突出了哲学是孤独、宁静的学问这一观点。 D.钱钟书先生说:大抵学问,是著村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心事,朝市之显字,必成俗学。钱先生的荒村野老屋与哲学家的小木屋有异曲同工之妙。 E.小木屋成就了主人的非凡,也因了主人的不凡而令人心仪,名闻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