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夸父逐日》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选自《山海经》)

【乙】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选自《山海经》)

【注释】①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②柘(zh)木:柘树,桑树的一种。③其鸣自詨(xio):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④堙(yīn):填塞。

8.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夸父与日逐走 逐走:________________

(2)北饮大泽 大泽:_________________

(3)又北二百里 北:_________________

(4)女娃游于东海 于:________________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弃其杖,化为邓林。

翻译:_______________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

10. 这两篇短文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相同之处,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 (4分)(1)竞跑,赛跑 (2)大湖 (3)向北 (4)在

9. (4分)(1)遗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2)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0. (4分)答案示例:

【答案一】在内容上两篇短文都表现了牺牲自己,造福人类的思想。夸父虽然渴死了,他的精神化作桃林厚泽子孙;女娃溺水身亡化为精卫鸟,填海造福后代。

【答案二】在写法上两篇短文都采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夸父的手杖化为桃林,女娃化为精卫鸟都是运用了大胆的想象。

课外文言文阅读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