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以下加点词句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太丘舍去(放弃、扔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结束)D.前期一日(承诺的时间)

11.以下每组语句中加点虚词的实际意义和使用方法同样的一项是()(2分)

A.相委而去杂殊不知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书生观之

C.遂止于野亭骈丧生槽枥中间D.其处世如此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当代翻译下边的语句。(2分)

客问元方:尊君不在?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3.语段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知了人们一个一样的大道理:_________。但从选料角度观察,甲文选择的是朋友无信不尊的背面事例,乙文选择的是_________的反面事例;从表达形式看,甲文偏重于_____,乙文偏重于描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小故事中,你要获得了什么新的启发?(就一个或2个小故事来谈均可,最少两根)(2分)

答案:

10.A  

11.C 

12.那个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或:那顾客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里吗?)元方回答:等您好长时间都不到,他早已离开了。1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就可以)郭伋诚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少年儿童)描绘(或:会话描绘;语言描写)(2)回答实例:①要有文明礼貌;②要敢于纠正错误;③要允许他人纠正错误;④成年人会为少年儿童做出好的榜样;⑤对少年儿童还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